等到汤和离开后,朱元璋才看着朱怀,缓缓地道:“如今朝廷国库存留的银两,只剩下大约一百五十多万两而已。"
朱怀一听,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么少?老爷子,你是不是搞错了?”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怀的脑袋,说道:“你这个孩子,朝廷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吗?我说的是结余,有这么多已经相当不错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解释道:“以往每年,朝廷都要拖欠官吏们的俸禄,等到第二年征收了田赋税款后,才能补发给他们,所以今年的情况已经算是好转很多了。"
朝廷面临的真正困难,朱元璋并没有全部告诉朱怀,这些都是关乎国家长远战略的重大决策。
过去,朱元璋教育朱怀时,通常是针对具体事件一对一指导,而对于宏观的国势走向则很少提及。
他希望朱怀先把基础打牢实,然后再逐步了解大明的大战略和国运发展趋势。
朱元璋这么一解释,朱怀立刻懂了。
"原来是这样啊。"
“嗯!这么说的话,实际上那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也不能随意动用,还需要防备明年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祸患呢?”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你能举一反三,说得很好!所以说朝廷的财政状况其实还是很严峻的困难状态。"
朱怀失望地应了一声。
看起来向朝廷请求资金造船的想法,算是彻底泡汤了。
要想发展交趾,想要增加财政收入,还得从交趾本身想办法。
朱怀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吧!那就先把吴桢用起来再说!"
朱元璋笑着回答:“这个没问题。"
“你知道吗,吴桢为什么会从东南地区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