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永乐朝堂。
“大师,快……我们要怎么下这道圣旨!”
“这弹幕还可以当圣旨……可以让全国所有县的官员都第一时间看到……”
“这种政令朕还没有试过!”
看到天幕上皇帝们密集冒泡,通过这种形式纷纷发布“云”政令,朱棣也是激动心切,迫切想要体验这一次绝无仅有的瞬时政令。
然而,面对朱棣的迫切需求,姚广孝盯着那密集刷新的弹幕,脸上却多了一份担忧,但他也知道这种云圣旨对一个皇帝的吸引力,因此,他几乎没怎么思考,反而先问出一个问题:
“陛下,您确定要发这种政令吗?”
朱棣有些意外:“大师,父皇他们都发了啊!现在赵匡胤、杨坚他们都发了,我不发吗?”
“这道政令一下,可以减少我们多少时间!用好了能做出很多事情啊!”
“大师你觉得,有问题?”
朱棣也知道姚广孝不会无故问这个问题。
“不知道怎么的,贫僧感觉到一种不安……”
姚广孝又看向朱棣:“但陛下您决定要发,贫僧自然是赞成。只是发的内容,贫僧建议不要那么激进……”
“我的建议是……陛下最好不要弄全国性的政令!”
“如果要发,要把我们大明弄成工业国,可以循序渐进……三年,我们肯定是修不了很长的铁路的……贫僧觉得,可以进行试点……”
“这道圣旨可以是……第一,天津、湖广等矿场加强铁的炼制,第二,如果要修建铁路的话,可以让金陵、洛阳、西安等地开始着手尝试修铁路,他们比较富裕……第三,就是一些禁止事项了!譬如,我们绝对不能让铁流落民间……要加大对百姓和商人等管控……绝对不能私自研究火器等……”
姚广孝一下说出很多建议,但这些建议都是经过他的揣摩,然后趋向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