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独立团团部大院。
李云龙、赵刚正陪着楚云飞在这里高谈阔论。
李云龙听楚云飞说起他的经历后,笑道:“咱们楚兄是黄埔出身,我们老赵是燕大出身,看来只有我是个土豹子啊,哈哈哈...”
“奥?赵兄在燕大读过书?”楚云飞惊讶道。
燕大和黄埔不同,黄埔有很多是推荐上学的,即使是考试,对于文化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而燕大都是正儿八经考上的,每一个都能算得上天之骄子。
“读过几天,不过我算不上是好学生。”赵刚自谦道:“民国24年,华北事变,当时我和同学们罢了课,走上街头向蒋委员长请愿,请求抗日。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了。”
当时游行的时候,赵刚就已经意识到,学文救不了中国,想要拯救中国就必须要拿起武器。
因此他才会加入GCD,进入抗大学习,毕业之后也选择到一线部队工作。
“赵兄乃一介书生,国难当头之时,投笔从戎、效命疆场,实为我等楷模啊,楚某佩服!”楚云飞感叹道。
要知道只要是从燕大毕业的学生,最起码也能在各高官单位工作,前途可以说是不可限量,但是赵刚却能义无反顾的从燕大离开,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不敢当、不敢当啊,楚团长客气了!”赵刚笑道;“我听说楚团长是黄埔5期的毕业生、委员长的高足,阎长官的红人,晋绥军这座小庙,恐怕装不下您这尊真神吧?”
“想必今后,定是一颗军界的新星。”赵刚暗戳戳的挑拨道。
众所周知,阎锡山最喜欢用他的老乡,晋绥军的高层基本都是五台山人。
而蒋光头则最喜欢用黄埔的学生,中央军的高层也基本都是黄埔生。
而楚云飞就是五台山人,虽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属于晋绥军序列,而且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
但是阎锡山和蒋光头却都认为,楚云飞是蒋光头在晋绥军埋的钉子。
不然以他的战功,混个师长不成问题,不会到现在只是一个加强团的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