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会的鬼子援军在上峪沟遭到了二连的强力阻击。
再次发动攻势的鬼子,即使是做好了准备,但是依旧被二连的密集火力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瞬间爆发的火力比之前埋伏伪军时的火力强多了,甚至在猝不及防之下,鬼子的轻机枪都被摧毁了一挺。
二连的掷弹筒手知道自己没法百发百中,索性便集中使用,3门一起打击同一个目标,这样一来命中率一下子提升数倍,第一发炮弹就成功摧毁了鬼子的一处轻机枪火力。
首战告捷的掷弹筒班兴奋异常,赶紧转移阵地,重新架好掷弹筒后,就准备故技重施。
此时他们却突然发现,对面之前明明有5挺轻机枪,自己摧毁了1挺,应该还剩4挺才对,但是现在却只有2挺轻机枪在边转移边开火。
原来是伪军的机枪手在看到对面八路有掷弹筒,并且一次齐射就灭掉了一挺轻机枪后,立刻进行了转移。
并且在转移过程中轻机枪也发生了战术性故障,短时间内竟然无法开火了!这可怎么办?:)
此时二连的掷弹筒班虽然不知道对面为什么只剩下2挺轻机枪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进行对鬼子的机枪火力点进行炮击。
只不过因为鬼子机枪频频转移的原因,接连数次的炮击都没有完成摧毁。
不过鬼子因为少了3挺轻机枪的缘故,火力密度大大降低,面对二连的打击,鬼子的攻势很快便无法维持下去,只能狼狈的选择撤退。
你别看伪军瘦瘦弱弱,进攻的时候跟不上鬼子的步伐,但是撤退的时候,他们却体现出来精锐才有的速度,一眨眼就撤了回去,甚至比鬼子撤的还快。
大木修一看着撤下来的部队有些头疼。
现在对面八路暴露出来的火力非同小可,绝对是八路军主力才有的强度,而且数量还很多。
但是自己呢,只有一个小队54人,剩下的100来个蝗协军相当于没有。
大木修一不断的思考破局之法,却发现自己好像无计可施,就自己这点兵力,不太可能强行突破眼前的阵地。
大木修一也想到了绕路,但是这次是救援任务,需要争分夺秒,如果选择绕路,要多走15公里,等自己赶到恐怕被埋伏的日军都要凉透了。
就在大木修一头疼不已的时候,突然得到报告,平安县的大野善二少佐已经带队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