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只有万分准备,才能迎接不可预料的挑战。
会谈结束后,随着保密协议的签署,李长生立刻投入了试验准备的工作。
回到实验室,他扑进一片忙碌之中,从检查设备状态到调整每一个科技细节,力求将设备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牛副院长则成为了李长生的得力支持者,将资源调度得井井有条。
在一次小组会议上,牛副院长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议,“李博士,我们为何不尝试将设备参数设置得更具挑战性?这将更好地验证系统的极限。”
李长生想了想,微笑着点头,“这是个绝妙的主意,牛副院长。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确保设备的性能,也能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试验的前夕,基地的气氛因为即将到来的测试而充满了期待。
一些研究员甚至在全天候紧盯着设备,以确保一切正常。
站在基地的最高警戒塔上,李长生俯瞰着整个基地。
心中流淌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份无比的笃定。
“这是推进国防科技进步的重要一环,”
他心中默念,“我们走的每一步将会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石。”
随着夜幕降临,基地渐渐被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氛围所笼罩,而李长生则确信,这夜色中掀起的波澜必将在未来照亮全新的道路。
试验的前夕,李长生正全心投入准备工作时,突然接到了范天明的电话。
电话里,范天明声音爽朗而带着几分期待,“李博士,多亏了你的装备支持,我们在训练中发现了新的突破,成绩斐然。我想邀请你到一线战区,亲身见证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
李长生听后心情雀跃,他明白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对装备研发至关重要,“范团长,你的提议很有吸引力。我一定尽快完成手头的数据分析,确保我们能带去最精准的信息。”
挂断电话,他立刻集中精力分析装备的数据。
在显微镜下对每一组结果进行细致比对,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已经获得了一手完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