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转过沈光周电脑,打开调式app前端调试页面:
“微阅app目前总共分为四个栏目:‘消息’、‘圈友论坛’、‘发现’、‘我’。
‘消息’这一栏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是私信消息。
‘圈友论坛’是通讯录、贴吧和粉丝群,以后会添加相关兴趣圈定制的信息,算是微阅app大数据服务特色。
‘发现’栏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匹配兴趣圈友,按地区、年纪、兴趣、学历等等,另一个是推送热门博主、圈友大V、以及热门文章、热门照片。
‘我’这一栏则是一些设置功能,以后会添加支付、个人行业、就业意向、医疗、旅游、外卖、团购等等数据功能。
这是我们暂时的规划。
也就是说,我们的微阅app是个开放式社交。
并且基本逻辑是通过‘发现’栏的智能匹配,以及推送消息,来帮用户筛选相关的社交圈。
进入社交圈后,用户会在圈友论坛、贴吧或者自己粉丝群里进行社交活动。
而‘我’这一栏实际上是真正的大数据服务,所有强大的功能都在这实现。”
沈光周一边认真听,一边顺手从小冰箱里拿出两瓶冰可乐,递给李威:
“嗯,没错,是这样的,我们这个app功能很强大,反响很好。
威哥,嘿嘿,说真的,我挺佩服你,我这个智能匹配功能太强大,匹配用户兴趣相当精准。
我和兵哥考评过市场上不少社交app,都不如我们!
他们最多只能以地理位置匹配,比如微信,主要靠‘附近的人’进行陌生社交,而我们直接给用户挑兴趣话题,进行社交对话。
其实还能更智能点,给不会聊天的用户提示词,引导促进他们聊天,但目前做不到,因为占用cpu太多。
哦,瞧我,我差点忘了,你想跟我说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