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
昆仑七十三年春四月二十九
天空灰沉沉的,又是个阴天。
谢云襟坐在悬崖边抬头望着天空。他今日刚满十三,还是好奇的年纪。金夫子严禁他把双脚悬在崖外,甚至禁止他靠近崖边。
这是一处孤崖,约莫五丈长宽,算不上狭小,但也不大,尤其雪山终年积雪,洞口滑一跤真可能摔到悬崖边,因此金夫子总要他小心。孤崖正上方被一块凸出的巨大山壁整个遮蔽,面对山洞的右手边约莫一丈高、两丈远处有另一个平台,左边一丈多处往下两丈也有个小平台,三个平台阶梯似的绕着山崖。
谢云襟喜欢坐在这,没云时,他会看到光亮洒下。绝大多数时候他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无论云还是长年不化的积雪,当然,还有黑跟灰,那是山壁的灰白与黑夹杂。木质的颜色很稀有,他会跟金夫子一起打扫书柜,那有木头的颜色。绿色更稀有,那属于顽强地从岩壁与坚土中生长出来的青苔、杂草或矮丛。除此以外,最常见的便是蓝色。
他看过花,几年前,不知哪落来的种子在岩壁上坚韧生长着,就在右边高台附近,第一年开了花,很小一朵,有着黄色花瓣与红色花蕊,他满怀期待等着第二年,却再也没见着花开。他失望了几年,终于明白那奋不顾身的顽强没能熬过严苛的寒冬。
“云少爷!”金夫子的声音从洞穴里传来,他提着油灯来到洞口,“别看了,快进来,外头冷。”
谢云襟起身,跟着走入山洞。
山壁上点着油灯,通道不明亮,但足以视物。走过狭长曲折的通道,将寒风与天光留在洞外,谢云襟回到鬼谷殿。
大殿宽一百四十丈,深一百三十丈,这是个粗略数字,当中书架林立。殿里共有书架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二个,每个书架宽六尺、高八尺、深三尺,共藏书二十二万六千四百四十六卷。
金夫子说,天底下最有用的书都收藏在这,所以取名鬼谷殿,是取鬼谷子博闻通机之意——但或许也是贴切形容这宛如鬼魅所居的幽谷。很多年以后,谢孤白延用了这两字伪称自已出身的门派。
“少爷别太靠近崖边,危险。”金夫子提着油灯在前边走着。油灯并不是用在通往洞外的走道上的,比起大殿,通道两侧的油灯足够明亮,而这里,虽然山壁上每隔一丈便有一盏油灯,但百多丈方圆的洞穴仅凭山壁上的火把油灯显然不够,即便点满,周围那些灯火也更像一圈圈坟地里忽明忽灭的鬼火。
谢云襟没见过鬼火,但看书上描述,想来差不多。
这里书籍多,灯火管制严格,只有取书时才能提着油灯走入书廊。东南边角上的山壁还有熏黑的痕迹和较新的书架,金夫子说那是太爷提着油灯找书,烧了两大排书架,险些酿成大祸,有些罕见书籍也因此佚失,颇为可惜。
鬼谷殿前方,离第一排书柜两丈处的地面挖有条一尺半宽的水沟,引入洞外融化的雪水,横越整个山洞,清凉甘凛,可以饮用,但它的用途是防火。过了这条小沟是十余丈方圆的空地,这里是洞穴里最明亮的地方,每隔五丈有一个火台把周围照亮,左方火台旁有张八尺长四尺宽的书桌,桌面已斑驳,桌旁有个五尺小案,那是谢云襟学写字的地方。
山壁中间正前方放着四本密笈,《正气诀》、《玄化宝典》、《洗髓经》、《养浩神功》。金夫子说,很久很久以前,还有江湖的年代,这里头任何一本都足以让整个武林为之抢得头破血流。
但现在没用了,或者说,并无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