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金陵城。
朱元璋也暗叹一声,这种牵涉范围如此之广、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工程,无论是钱财还是人力,都足以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拖垮。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工程,是看不到产出的,所以极容易引起不满和反弹,受到来自朝廷内部的影响等等。
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以工程执行者,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的视角来看,这简直是看不到尽头的日子。
这种日子,太苦了。
这种困苦既有来自现有环境,也有来自精神上的,比如天幕中此时提到的殷玉珍夫妇,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羊换来了600颗幼苗,最后仅存活10颗。
这种打击,面对大自然中的伟力,人力显得如此之渺小,在这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难道他们的内心不会迷茫彷徨麻木么?
朱元璋无从得知他们内心是否有动摇过,他猜测是有的,一如当年他外出化缘的那三年。
从天幕中只知道,而后32年内,他们又栽树200万棵,硬生生绿化了7万亩的沙地。
这样的案例,肯定不是特例,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这是改造自然,人定胜天,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中种树,朱元璋是既觉得异想天开又无比佩服。
朱标、刘基等人听到这个数字都惊了一下,7万亩是什么概念?
7万亩的水稻晾在那等你来收,都没几个人能坚持得下来,何况是改造这样的沙漠。
胡惟庸、汪广洋两人都沉默了,在大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等事上,韩国公的能力无人能及,或许他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最有感触。
只是他来也够呛,这项工程不是十年八年能建成的。
朱标在心中默数,从黄河治理到三北防护林,无一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干成一件那都足以青史留名了。
这一项项工程堪称教科书式的示范,特别是草方格固沙防沙等一些措施。
朱标既为后世治理沙漠的成就而兴奋,同时自省后又有些无奈,以如今大明的国力,这种大工程自然最好是想都不要想,不然就是赴前隋之末路。
和兴茶食店中,万掌柜沉默了,设身处地,若自己身处北边沙化地带,若朝廷真的有此魄力治理沙漠,他定是不惜此身也要为子孙后代种出个绿水青山的。
这种一心为民的执政方针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基啊。
“7万亩啊.”苏先生心中一颤,若有此毅力,何事不可成?
【这些都只是三倍防护林的冰山一角,整个工程已经投资100多亿是涉及到14个省551个县,3.13亿劳动力的一个伟大工程】
【40年时间三百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加215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加12.6亿立方米】
【中国人整整三代人默默的种了半个世纪的树,建立起了一个纵横5000公里】
【跨越70年的伟大工程,因为它的存在中国森林增加面积,超过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全世界人工林面积1.4亿公顷,中国整整占了7000万,这里面三北防护林功不可没】
【当然现在的3北防护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比如植树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正在直线的增加,比如曾经单一树种森林容易遭遇病虫害的侵蚀,急需要改变等等】
【但困难多就不做了吗,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人在网上说三北防护林不好,理由也很多拿着一些奇怪的论文或者书上理论来说话】
【比如消耗地下水后面会出事,或者种树根本无法控制沙漠等等,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去三北地区看看吧,听听当地人怎么说的吧】
金陵城,无数人看着天幕中的对比,也深深被震撼到了。
沙漠,是真的能被治理,沙漠变绿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老家青海,记得小的时候刮沙尘暴好恐怖,长大了到外地工作,偶尔回去真的现在是是青山绿水了。春天现在基本上都不会刮沙尘暴了,气候都改变了,我们国家的绿化工程真的是不得了》
《我93去青海湖鸟岛,回来后所有衣服口袋都可以倒出沙子[捂脸],2010年去漫山遍野的油菜,风里也没有沙子了真心不错》
《服气!天津人对沙尘暴深有体会。现在的确没有了》
《我上五年级那年,1999年,坐标山东潍坊,某天下午,天突然黑了,很快的大风夹着尘土,可见度降到几米,快放学时,天上开始下泥浆…》
汉末,南郡。
刘备、诸葛亮嘴角比ak还难压,光是看评论区这个描述就觉得极其.可怕,可怕中还带点幽默.
他们此时距离后世将近1800年,所以很多事其实并不能感同身受,只是看到这种近乎天灾的情况后,才惊觉治理沙漠的重要性。
如果这些沙漠被治理,多年后不仅仅是护卫了大片土地,被改造成森林的沙漠,更有可能在适度开发中利用这些土地,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
这是无法被抹黑的良政,也让诸葛亮等人对后世的好感度上了一个台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