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苗师傅却知道其中的差异,那不是一点半点儿。
任何一样工业产品的生产,都会受限于诸多技术因素,其中车间也是重要条件之一。
就比如后世被人吹捧上天的盾构机,难道它的技术含量真的“巨高”吗?
不是的,它的理论技术要求没那么高,但生产技术要求巨高,因为它太“大”了。
如果把盾构机的尺寸按比例缩小十倍的话,一个乡镇小厂可能就给你搓出来了,没那么大的难度。
但是它的尺寸却是十倍大,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厂家可以搞的了,卷板机要够大,切削设备也要够大,锻打设备等等等等总之跟机械加工有关的设备,全部都要“够大”。
大,本身就是一项最考验工业实力的技术标准。
大,本事就是“你无我有”的本钱。
单单一个车间行车吊的高度要求,八十年代的内地就没有几个车间能够满足,不信你瞅瞅那些老车间,有几个够高的?
你吊都吊不起来,还生产个毛线?
老苗师傅一看这么大的车间,脑海中就蹦出俩字——先进。
所以也许轻汽公司用不上眼前这么“大”的车间,但碍不住老苗师傅他们眼馋啊!
“我们进去看看吧!先参观一下车间,然后再去生产管理部门看一看.”
“好好好,进去看看。”
王秦山领着众人进了车间,车间的工人纷纷看了过来,
但他们也就看了几眼,然后就各自忙活着自己的工作,一点“热烈欢迎”的意思都没有。
这是嫌弃我们吗?
王秦山及时的说道:“我们单位已经很久没有接待参观团了,所以工人们都没有接待经验,大家请理解一下啊!”
“没事的没事的,这样看看就挺好。”
陆主任笑着回答了一句,但是心里却是在想,既然昌北这么“现代化”,为什么不接待参观,难道他们不想上报纸吗?
对于从“学大寨”时代走过来的陆主任来说,着实不怎么理解。
不过精明的陆知章在参观了几个车间之后,就琢磨出了一点味道,昌北的技术工人有保密意识,给人的感觉就是“捂着不让看”。
而不让看的原因,就是整个车间的生产太“有序”,太有效率了。
别说老苗师傅这种行家,就是陆知章这种管理人员,都能感觉出自己单位跟昌北这边的差别。
一个井然有序充满了活力和干劲儿,另一个懒懒散散日暮黄昏,死气沉沉。
等大家出了第五个车间的时候,李大勇骑着一辆自行车找了过来。
“哥,你这么早就过来了呀!来了也不去找我,我还以为你要中午才到呢!”
“中午才到?你以为我是来混饭吃的呀?”
李野笑骂了一句,然后给陆知章介绍道:“这就是我的同学李大勇。”
“这是我们厂的厂办主任,陆主任。”
“你好你好。”
“你好你好。”
其实陆知章和李大勇在李野的婚礼上是见过的,但这会儿却还是客套的握手认识。
然后李大勇拉着李野就走:“走走走,唐老师和吴炎他们知道你要来,都等不及要跟你喝酒了.”
李野无奈的道:“喝什么酒啊!我这还要跟着同事参观呢!”
“你参什么观?这里面的道道你还不清楚吗?快走快走”
眼看着哥俩一辆自行车匆匆的走了,陆知章笑道:“幸亏李野认识你们单位的这位工人,要不然我们还真不好联系过来参观呢!”
王秦山摇摇头,淡淡的道:“他可不算是职工呢!”
陆知章一愣,想要问怎么回事,但是王秦山已经领着大家往前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