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 / 1)

??城外的漏泽园实在是个偏远的所在。

??入京讨生活的外地人多,京城无依无靠、孤身过世的人也多。漏泽园原本是城外一处无主荒地,被朝廷圈出十顷地亩,无原籍可去的良民可以拨八尺地安葬容身。

??“那地界阴气。”杨婶子心有余悸,“上次棺木送葬,乡邻们领着阿织去了一趟,阿织吐得死去活来,我也大不舒服,听说应嫂子你回来还犯了眩晕?该不会冲撞了阴煞气。还是要阳气旺的男丁跟车的好。”

??杨家当家的重病瘫在床上,铜锣巷都知道根底,杨嫂子说,“要不然,叫我家小子跟去。就是年纪小了些……”今年十三,瘦猴似的后生,个头还没应小满高。

??应小满在堂屋里喊不用。

??“出城颠簸几十里地,杨家小弟上次吐得也凶。娘身子不好,别被阴煞气冲撞了,回来又犯眩晕。我自己带着阿织去。”

??这下义母和杨婶子齐声慌忙喊不妥当:“我们领着阿织小丫头跟去,都生怕被人半路上拉走拐卖了。你一个水灵灵的小娘子家再加个小丫头去那等荒僻所在,更不安全!定要个大人随你们去。”

??西屋紧闭的窗户不知何时打开半扇。

??七郎坐在窗边,从敞开的窗棂里露出半个身子。“我可以跟去。”

??义母即刻说,“不行!”

??杨家婶子喜道:“蛮好!”

??两步同时出口,杨家婶子一愣,纳闷说,“乡里投奔来的自家亲戚,又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丁,正好出把力。为啥不行?”

??义母否认的缘由说不出口,拿眼连觑应小满,指望女儿寻个由头推了。应小满从堂屋里探出半个脑袋,大声说,“挺好的。就这么办罢。”

??义母:“……”

??西屋又传来第二句,“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我跟车去漏泽园,若遇上了难缠事,可以帮把手。”

??说的很有道理,义母最终点了头。

??*

??大清晨从南门出城去,道路颠簸崎岖,阿织吐了两场,小脸苍白,恹恹地靠在应小满怀里。

??等寻到地界,果然遇到了难缠事。漏泽园的看守吏人说没空,要她们在园子外等着。

??据说今早京城里来了贵人检视漏泽园丧葬事宜,等候入园的百姓排了一长溜。

??仲春天气渐渐热了,阿织路上有点中暑,喝几口水又哇地全吐出来。义母慌忙找遮阳的阴凉地。

??漏泽园地方荒僻,附近连遮阴的树木都没有,园门里头倒是搭起一溜排的遮阳棚子,此刻棚子里空荡荡的,义母只问了一句便被赶回来。

??按看守吏人的说法,那是专门给前来检视的贵人休憩用的,寻常百姓家哪需要遮什么阳。

??应小满抿了下唇。脱下斗笠,挡在阿织苍白的小脸上。

??姣好的眉眼五官现在阳光下,仿佛砂砾卵石中闪烁耀眼的美玉,周围嘈杂的闲话抱怨声响倏地一静,四面八方的视线聚集过来。

??片刻后才陆陆续续有声音惊叹,“好生标志的小娘子!”

??应小满自小被人看惯了。她在鱼市卖鱼杀鱼时,周围层层围观的人更多,也不耽误她做生意。

??她轻拍阿织的后背,乌黑眸子若有所思地盯着漏泽园紧闭的木门。

??木门瞧着不怎么牢靠。一脚踹过去应该就能踹倒……

??眼前视野忽地一暗。七郎脱下斗笠遮在她头上,起身去寻看守差吏。

??看守差吏原本昂头挺胸地背手站在门边,上下扫一眼七郎身上的蓝布袍子,张嘴便呵斥。

??七郎和他说了三五句,看守差吏的眼神渐渐变了,挺胸抬头的姿势不自觉地佝偻起来,变成腰往前弯,脸上堆了笑。

??七郎抬手遥指了下门内的遮阳棚子,看守差吏露出为难的表情,两边又交谈几句,差吏露出苦瓜似的神色,主动推开小门,示意门外等候的百姓可以入园了。

??七郎走回来道,“谈妥了。带阿织去遮阳棚子里歇一歇。”

??应小满抱着阿织往里走。

??这回不但没有阻拦,看守差吏还一口一个“体恤弱民”,“小人分内事”,殷勤把人迎进棚子里去。门外等候的百姓们蜂拥而入。

??遮阳棚子下阴凉许多,几人一起帮手,蘸水给阿织仔细擦拭几回额头手背,小丫头终于能喝进水了。

??这边放下心,应小满的好奇心再也遮不住,斗笠拨起三分,仰头转向七郎,一双眸子目不转睛。

??七郎被她看笑了,主动坦白。

??“守门差吏说今日有审刑院的贵人前来督查,喝我退下。我问他来的是审刑院下属哪路官员,知院官?还是详议官?差吏的气势顿时弱了七分。我又和他说,我是御史台的言官,今日微服前来漏泽园,督查的正是审刑院。”

??应小满听明白了,悄悄说,“你胆子好大。装官儿骗人呐?”

??七郎悠然搭着凉椅扶手:“吏人并非朝廷官员,好骗得很。说几句官场里的行话,再背几段漏泽园看管律令与他听,他便信了。”

??“漏泽园原本就是官家惠民的所在,私搭凉棚讨好高官,倒把百姓拦阻在园子外头,已经违反了漏泽园律令,他自己心虚得很。别看表面威风,色厉内荏罢了。”

??“你们京城人懂得真多。”应小满实在地赞叹。

??七郎侧身冲她微笑。

??笑如三月春风,眼风似春风里的柳枝,有意无意往花开最盛处荡漾:

??“懂这些的京城人其实不怎么多。”

??应小满抿着嘴忍笑,抬手拍他一下,“自卖自夸。”

??话说回来,在她心里,七郎通读律法条例,知晓高门隐私,清楚鬼市门道,几句话把漏泽园差吏骗得团团转,方方面面都懂得很,是个极为合格的京城地头蛇。

??正说话间,前方传来一阵杂乱声响,几十双脚步同时靠近凉棚。

??身穿正红官袍的官员走在最前头,身后两个青袍官员左右撑伞遮阳,但红袍官员步子大,一马当先,直奔凉棚这边而来。

??七郎轻咦了声,“今日审刑院来的居然是他。”转头问,“还要坐么?”

??应小满不想和官儿坐在一处,把斗笠往下一压,遮住眉眼,只露出小巧白皙的下巴,起身拎起竹篮,“去徐婶子坟上罢。”

??她牵着阿织的小手走出凉棚时,对面大步流星的红袍官员正好迎面走近,阳光照亮一张年轻俊朗的脸。

??肩膀挺阔,剑眉朗目,敷衍笑容下隐含不耐,手里来回地开合一柄折扇。

??等玩够了,扇柄往上一抬,散漫阻止身后青袍官员,“春天打什么伞,你们消停消停,自个儿寻地方歇去。本官入凉棚歇会儿。”

??应小满的脚步一顿。斗笠下的视线落在不停开合折扇的那只手上。

??动作瞧着眼熟!

??第16章

??一直走到漏泽园深处,寻到徐家婶子的新坟头,开始烧起金箔银箔元宝,应小满还在琢磨着刚才那只眼熟的手。

??手里盘弄着的扇柄莹白,瞧着又像一把象牙扇。

??“刚才那位是审刑院的官儿?”她把斗笠抬起几寸,仰头问七郎。

??她如今已信任七郎方方面面懂行的本事了,“审刑院里头的官很大么?”

??七郎站在身侧,也正低头看她。

??应小满一路神游天外时,七郎不动声色瞄了她一路。

??义母领着阿织烧纸钱的功夫,他捡拾树枝,在地上画了个三角。

??“大理寺,刑部,审刑院。[1]”

??“三处衙院共同掌管天下刑狱大案。取得是互相牵制的意思。”

??大理寺掌天下刑名断狱重案;刑部负责复核大理寺的卷宗。

??至于审刑院么,这是个新开设的衙门,复核大理寺和刑部判定的案宗。

??七郎如此说着,手上树枝在三角末端画出许多箭头:

??—大理寺和刑部互相射箭。

??—审刑院的箭头嗖嗖射向大理寺和刑部。

??—大理寺和刑部的箭头回射审刑院。

??三方互戳的箭头看得人发蒙,应小满喃喃说,“京城的衙门真复杂啊。”

??“确实。”七郎抛下树枝,拍拍手上灰尘。

??桃花眼微眯起,望向远处依稀可见的凉棚。

??“至于今日来的这位审刑院详议官,皇亲外戚出身。他本职在禁军,审刑院是兼领的职务。城东兴宁侯家的雁二郎,雁翼行——小满见过他?”

??应小满不吭声。

??她当然见过雁二郎,只不知道是侯府出身的贵人。

??初来乍到不懂京城规矩,懵懵懂懂被领进雁家又打出门去的破事,应小满深感丢人,连自己老娘都没说,自然更不会跟七郎说。

??往事历历,已压箱底。但昨夜河边却又碰着雁二郎寻她的两个汉子,口口声声“逃婢”,“奸猾”,“偷窃”,“挥霍”……

??骂谁呢!

??应小满嘴上不吭声,思绪瞬间转出一千里,情绪翻涌,远眺凉棚的眼神都不对了。

??“雁二郎不是个好东西。”

??她忍不住气,对着凉棚里翘腿扇风的红袍身影,磨着牙又加一句怒骂,“狗官。”

??这是默认两边认识了。

??七郎瞥了眼小娘子不快的表情,又瞄向凉棚方向,暗想,被雁二郎强抢的民女,多半就是小满……

??身后传来浓烈的香灰气味。

??阿织把最后一个银箔元宝丢尽火堆里,疑惑地问义母,“婶娘,我们把所有的元宝都烧给阿娘了,娘怎么还不出来拿钱呢。我想阿娘了。”

??义母眼眶微红,把阿织抱在怀里,“你阿娘不出来,阿娘以后一直在地下睡着,我们烧的纸钱会自己去阿娘兜里。”

??阿织愣了愣,像是终于意识到什么,哇的猛烈大哭出声,“我要阿娘,阿娘快醒醒,阿娘出来!”

??周围三三两两上坟的妇人们驻足唏嘘不已。应小满过去把大哭大喊的阿织抱在肩头,低声哄说“下次再来看阿娘”,又对义母说,“走罢。”

??七郎不急着走,抬脚把地上互射箭头的三角线条擦去。

??应小满也拿脚尖帮忙擦。

??小孩儿尖利的哭声震耳欲聋,应小满把阿织从漏泽园深处抱近门边时,耳朵被震得嗡嗡的,几乎听不见声。

??“我来。”七郎把阿织抱在肩头,熟练地拍拍小孩儿的背,又揉了揉小脑袋。

最新小说: 反派别演了,男主他有读心术 天真(高H) 惊悚游戏里,老公奇形怪状恋爱脑 O装Beta后被校草发现了 锦帐春:被禁欲权臣金屋藏娇 顶流夫夫营业从分手开始[娱乐圈] 我的神秘老公(作者:我不想坑) 你肩膀借我 厉少狂宠不腻 T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