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不错。”
萧寒指节轻轻敲打着桌面,极有节奏,目光玩味:“接着往下说。”
“此次出兵讨伐北魏有四利。”
谢佩瑶在脑海中措辞一番,这才悠悠道:“其一,北魏大军都被陈庆召拖在拒北城,两州空虚,倘若萧哥出兵,西凉铁骑可纵横橘子洲和河西州,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若是萧哥有胆魄,甚至可以配合冀州三十万大军,一举将北魏的几十万铁骑全部留在拒北城。”
“其二,眼下正是冀州生死存亡的光头,人人自危,若是萧哥不计前嫌,出兵讨伐北魏,便是雪中送炭,冀并两州的军民,必然对萧哥感恩戴德。”
“若是将来世子上位,萧哥要取冀州,会容易许多。”
“其三,据我所知,天子已经下了催促萧哥出兵的诏书,不日将会送到侯府。”
“若是按诏出兵,萧哥在天子眼中的面貌,便会忠良许多,日后朝廷也会少些苛责。”
“其四,冀州北魏大战数月,天下皆知,而期间西凉一直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不免让天下人心寒。”
正所谓兄弟却与墙外御其辱,西凉冀州之争,往打了说是西凉和冀州的争斗。”
“往小了说,则是一家人的私事,将帅之争,此时萧哥的前帅正遇到强敌,部将却袖手旁观,寒心的远不止冀州的军民,更会让天下的有识之士心寒。”
“还请萧哥明鉴。”
谢佩瑶微微欠身。
“如此说来。”
萧寒道:“若是我不出兵,便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没错。”
谢佩瑶点头:“我此言,只为陈诉其中利弊,至于如何选择,就看萧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