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其他类型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41章 深度合作?

第541章 深度合作?(1 / 1)

客观来说,莱阳在千禧年之前之所以那么牛,甚至在建国之后一上来就按照地级市的标准去逐渐配套产业,主要是因为地理优势——莱阳处于胶东核心位置,交通要道且地势相对平坦,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确很适合作为地级市发展。

事实上,在58年之前也确实是这么划分的,巅峰时期莱阳专区管辖范围东到平度,西到荣成,几乎就是整个胶东半岛。

然而,考虑到可能是离着青岛太近的缘故,58年迁到北面的烟台,同时将莱阳莱西拆分。

要知道,莱阳莱西这两个地区市中心仅距离15公里不到;而且莱西除了盆地面积比较小,交通方面的地理优势和莱阳几乎差不多。

这样的地理位置就导致了很大的问题——夹在两个经济活跃度极高的地级市中间,要么你自己牛逼能带起一片,不然等待的只能是被两边虹吸效应榨干。

莱阳离着青岛近,离烟台远;烟台要发展必然优先发展自己周边,所以说,烟台最穷的仨县永远是南部三市,栖霞,海阳,莱阳,这仨地几乎拿不到任何资源——别拿海阳核电站说事,莱阳和栖霞又没海,核电站铁定是往偏远的地方丢。而且莱阳还会被不断被虹吸,毕竟这哥仨就莱阳稍微有点家底。

而青岛就更简单了,既然已经有了莱西可以完成莱阳交通枢纽的任务,莱阳又不归他管,那本来就不需要给莱阳任何资源。只需要稍微建设下莱西的交通就可以了。

所以乍一看,莱阳除了那些面临着青岛烟台越来越强大虹吸力的产业基础配套之外,真正具有破局能力的,就只剩下人口和部队了两个优势了。

然而,从1972年开始,华夏和旁边的韩国日本关系非常不错,甚至从烟台划出了威海(87年)作为发展自贸区的平台,这就导致了进入九十年代后,组织上起了把本来驻扎在这的26军迁到潍坊去的想法……如果一迁走,莱阳部队的优势也没了。

不过好消息是,虽然组织上有这个想法,但是这么大的事毕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选址到论证,再到军产搬迁在内的各方面协调事宜,中间总归需要几年的功夫。

其次,靠着和东北亚的蜜月期,通过外贸来出售农产品和劳动力,莱阳这些年发展的风生水起,攒下了颇为丰厚的家底,甚至被称为“北方的小香江”,即便是26军迁走,只要外贸的红利还在的话,他们也能顶上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可能存在发展出现瓶颈的情况而已……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莱阳虽然经历过一场很大的意外,经历了三十年发展停滞,却不会让人觉得太过落魄的原因,毕竟底子在这放着呢。

只不过,此时的齐鲁多有雄心壮志之辈,莱阳这边的主管单位哪里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块风水宝地停下飞速发展的步伐,然后一步一步被青岛和烟台虹吸成为身后摇旗呐喊的小马仔?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莱阳这边从上到下,都是对那两位老大哥很不感冒呢,甚至很有些嫌弃和排斥的意思。

所以,利用29军还没迁走,部队人口的优势还在的宝贵窗口,凭借着良好的配套基础赶紧实现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把自己升为地级市,并且在多个维度上具备据止青岛和烟台虹吸的能力,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要知道,此时的莱阳虽然产业配套非常完善,许多工业类目都有基础,但那些工业品大部分都是轻工业品,主要面向的是也是国内这个承载力并不算大的市场;真正赚钱的还是外贸,而他们的外贸出口却是以农副产品为主……这种略显失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单凭他们自己,想要杀出重围,据止两位老大哥的虹吸力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能不能在26军正式迁走前,借助沈兴他们所在的系统的助力,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再均衡,就成了莱阳这边突围和升为地级市的关键。

………………

听到沈兴的简单解释,杨默顿时了然。

最新小说: [综] 最强白毛退休在米花町 [鬼灭同人] 暖阳 [综英美] 美味人生 [综漫] 审神者旗木先生 人到中登(阴阳师同人) [综英美] 同事竟是我亲爹 全校都以为我A装O 完结+番外 把酒话桑麻 真少爷不想继承家业 死神的次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