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组长曾经在投资立项会上说过,附近这些兄弟单位的三角债问题,40%是因为经营决策迟缓守旧,60%却是因为内部管理问题不达标而造成的;”
“按照他的说法,别说是省字头和市字头的国企了,哪怕是县一级的地方性小国企,所能配享到的社会资源和政策,也不是那些乡镇企业和民企能够比拟;”
“哪怕采用跟随策略,也就是市场上什么东西受欢迎,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紧随脚步生产相同品质和款式,只要有着统一的统筹调配,做好市场份额规划管理和宣传,这些单位就算赚不了大钱也绝对不会饿死;”
“因此,在群体作战的前提下,如何管控生产经营成本,减少原材料浪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才是这些企业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就拿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冰箱行业来说,明明国家已经给了定点生产指标,但江南那片一边是无数没有资质的企业仓库里压货压到快破产,但另外一些有资质的企业却大半年过去了,连厂房的顶棚都还没盖,像这样懒散的管理方式和低下的生产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业务协同3组的办公室里,覃鑫正在认认真真地转述着杨默之前的总结发言。
虽然他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这些话对方未必会听得进去,又或者只会选择性地去听、去记,但还是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他已经受够了这种窝囊日子,背上一口大大的锅后被撸下去,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果不其然。
听着覃鑫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刘季佑对“市场统筹调配”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充耳未闻,却只在笔记本上记下了“60%的责任在内部管理”这几个字。
“不熟悉的事情尽量不去说、不去碰”乃是这些老油条们生存的不二法则,反正他们只是需要提交一份项目计划书去应付差事而已,又不想去当这个背负因果的项目负责人,自然不能把这份计划书写的很完整;
或者说,关于自己比较熟的内部管理这块可以作为重点,写的较为完整,但涉及到对外的市场经营这块,却一定要留出空白来给谢辉等人来补足……这其中的猫腻和尺寸,没有一定的机关科室厮混经验,绝对把握不好。
“覃经理,那以你这么多年的三产项目管理经验来看,觉得目前哪个行业领域进入风险相对较小,但又比较容易见效呢?”刘季佑姿态放的很低,一脸虚心请教的样子。
虽然涉及对外的市场经营板块部分要留出空白给上面,但“项目提议”这种事,本身的介入难度和风险程度是有考究的……什么级别的人该联合直属领导倡议什么规模和风险程度的项目,里面的尺度拿捏很重要,像杨默那种敢把自己当成车来横冲直撞的过河小卒毕竟只是极少数。
覃鑫虽然看不见对方笔记本上的东西,但刘季佑划拉的那几下春秋笔法却是看在眼里,眼角缩了缩之后,却是轻轻笑了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统去说哪个领域好做哪个领域不好做其实没法说……用杨组长的话来说,以当下的大环境,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好做,但如果找对了方法,调配对了资源,任何一个领域其实都好做;”
“所以,前期的实况调研和资源梳理很重要……用杨组长的话来说,任何一个投出去的项目的背后,都有着十多个甚至上百个没有被选上的项目,这是一个庞大的筛选工作,没有详尽资料的话,光凭拍脑袋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很显然,刘季佑把这番看似笼统,实则是至理名言总纲性的话当成了覃鑫在打太极。
见到对方一口一个杨组长,刘季佑和王啸广对视了一眼,似乎误会了什么,嘴皮子动了动,却是什么也没说,也没继续往下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