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上一章去小黑屋里面溜达了一圈)
冯远很平静地笑了笑:“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中期开始,齐鲁这边就有零星的大棚蔬菜种植了,只不过这种从东北地区直接学习过来的技术,棚子低矮、窄小,只能种些叶菜,效率低不说,最关键的是浪费能源,一个大棚冬天要烧5吨多煤,在性价比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北方这边的群众如今的确存在着冬季新鲜果蔬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承受动则几十元一斤的果蔬价格。”
“但三元朱村书记通过几年的试验,探索出来的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去年冬季他们那17个示范棚种出来的越冬黄瓜被那些收购商高价收购后,在某些地区市场上的最终售价甚至超过了10元/斤,但这个价格,却已经到了百姓勉强能接受的范围。”
“所以,只要能引进这种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并且先人一步,成规模地种植越冬蔬菜,不但能大幅提升村民的收入,还能成为菜篮子工程的示范性明星项目……要知道,大面积地种植越冬蔬菜后,这些菜不可能再卖到10元/斤的高价了,虽然依然会明显高于应季蔬菜的价格,但放在北方冬天的这个特殊环境和季节,却绝对称得上惠民工程!”
马一清点了点头,很认可冯远的这种说法。
“先人一步”才是出成绩的不二法则,去年三元朱村种出越冬黄瓜的事情被见诸于报,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浪,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各地都保持着观望态度,但根据偶尔的后续报道可知,三元朱村今年扩大大棚数量却是实打实的事情。
这种事情在他们这种主官眼里其实很好分辨,如果这些增加的大棚是那位村书记强拉硬拽建起来的,那这个所谓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肯定有猫腻,或许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也未可知;
但如果这些增加的大棚是村民们自发要求增设的,那基本上没得跑,这技术实打实的是个创收的宝贝。
而如果当初那位采访的记者没有被糊弄的话,那么三元朱村的情况应该属于后者……也就是说,三元朱村那位王书记耗费数年时间探索出来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的确是一种费效比相对令人满意的蔬菜越冬种植技术。
既然十七个实验性质的大棚用这种技术种植出来的黄瓜成本都可以控制在一个勉强能让百姓接受的范围内,那如果大面积铺开的话,那出棚成本被腰斩是必然的事情……不,临邑一县之地绝对不是小小一个村子可以比拟的,只要肯大力推行,再加上资金和物资足够,数千乃至万亩规模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到时候,越冬蔬菜的出棚成本就不是腰斩这么简单了。
呵,以一县之地,成产出足够数个市级地区的越冬果蔬,并且还是以一个相对惠民的价格供应的;在这个档口,做出这种成绩,要是不被内部表扬,那才叫怪事!
不过他也大约明白了冯远所说的“资源互补”是什么意思了。
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种大范围的新模式种植,那肯定是需要主管单位去布置任务,发动群众的,钻探公司就算再有钱,但要想在没有直接因果牵连的情况下去说服那么多百姓尝试这种全新的种植方式,无疑是在做梦!
而且即便钻探公司是央企,但要想获得三元朱村那边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以及相关经验人士的指导,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倒不是说那位王书记小气,不肯分享自己的技术,在1994年以前,绝大部分国人,尤其是国企和乡村基层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技术专利的意识……这时候的他们,不但没有这方面的保密意识,对于许多人来说,能将自己探索发明的技术和经验传扬出去,反而是一件荣耀无比的事情。
只不过这种关系到创收的东西,毕竟要讲个亲疏有别,今年三元村正在大力扩充本村的大棚数量呢,在经验人士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哪那么容易把本就紧张的人手派出去给外县一个不相干的企业去做技术指导?
然而这种事情如果是临邑县的主管单位出马的话,那就是两码事了,估计这边的邀请一发出,三元村那边的人第二天就会乐颠颠地跑过来做工作汇报和技术指导。
但一码归一码,既然是“资源置换”,那就不可能只是临邑县这边单方面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