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民谚有云: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
在这个农业技术并不怎么发达的年代,进入了十一月,就意味着今年手上活计基本上就要结束了,除了翻翻地,收收尾之外,便没有什么可操持的了。
在后世人看来,这是一件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出了社会以后,谁不想每年有上一个如同小学生般长达两三个月的农闲时间呢?
猫在屋子里面睡大觉他不香么!
但事实上,在这个年代,农村里的汉子们,估计最愁的,便是这段漫长难熬的农闲时节了……至少八十年代末的北方农村是如此。
…………
平邑县,保太镇,三关庙村。
满头大汗的赵老汉停下了手里的铲子,看着已经被翻了一半的田地,满意的点了点头。
作为沂蒙老区的一员,此时的保太镇虽然还没有“平邑土豆之乡”的美誉,但以土豆为生的农户却着实不少……而赵老汉就是其中一员。
这里的“以土豆为生”,并不是说靠着成为土豆大户赚钱,而是单纯的字面意思……这边的人,主要就是靠着土豆来果腹。
早餐是清水煮土豆,午饭是蒸土豆,晚饭是炒土豆配玉米糊糊,就连晚上饿的睡不着觉了,也是爬起来就着火烧上两个土豆。
没法子,谁让保太镇有一半是在山区,谁让他们三关庙村穷呢?
不吃这种最烂贱、产量最高的玩意,吃什么?
只不过土豆这玩意产量高归高,但种的勤快了,土地的肥力消耗的也快。
在这个大伙都不怎么舍得下化肥的年代,要想明年有个像样的收成,就只能采用最古老的法子了——把地深翻一下。
好在保太镇这边虽然也算山区,但跟喀斯特地貌的山区不同,这边的土壤无疑要更肥沃一些,只要翻的够深,不但能靠着冬日的严寒有效地杀死土里面的虫卵和病菌,也能从地底下翻出点多余的养分,供养供养来年的土豆……虽然单种一种作物是农业的大忌,只种土豆这种耗肥迅速的作物明显不是长久之计,但没法子,除了有限的几种作物外,种其它的,养不活一家人。
后世某位小有些名气的公众人物曾经在社交平台上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华夏,就他的观察而言,在他所踏足过的范围里,日子过得最艰难的大约就是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农村了,其窘迫程度,甚至比贵州的那些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还要为甚。
公正地来讲,这话一点也不含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