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十一月,导师分下来,毕业论文进入选题阶段,年前交完开题报告就是胜利。所有人一边准备课程结业,一边跟导师沟通选题,无一例外。

除开这项核心业务,剩下的各有各的忙法:像余玉周这样单纯等毕业的,现在忙着做简历找工作,尤其是要落实实习单位;考研的得抓住最后一点时间刷题,说不定运气好就能押中呢?最苦的还是这些想不开要修双学位的,不仅结业考是双份,毕业论文也是双份。

就着紧锣密鼓的计划表,还得百忙之中抽空刷几页历届八级的真题,熟悉熟悉考试流程和节奏。本以为大四课程少就能喘口气的人,还是太年轻!

陆陆续续,准毕业生们都配备了手机,没办法,刚需。钱多的买个新款,钱少的,几百块也能整个老款。反正功能都一样,没差。

大家都在积极落实实习单位,作为师范院校,她们既可以自己找地方实习,其实也就是趁着实习期外出拓宽眼界,也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

学校的安排的确相当统一,教学实习呗!差别只是去下属附中,还是留下来霍霍大一新生。反正全程都安排了指导老师把关,出不了岔子。周自晴果断选择留校实习。张慧怎么选都出不了丰城,干脆留校,一了百了。其他人就跟插了翅膀似的飞了,不是回老家,就是跟男朋友一起出去见世面。

考试周后的校园格外清幽,只有等待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霸们仍在奋战。身负两篇论文的周自晴稳稳地在学校扎根,选题通过,趁现在人少,能借的书先借上,借不了的能复印的就复印,不然到了年后,乌泱乌泱的人朝图书馆蜂拥,那才是修罗场。

张航干脆在江大扎根。科大有关新闻类的藏书远不如江大丰富,他不得不赖在江大的图书馆。有时候周自晴也过去找心理学相关,可惜,大海捞针罢了。毕竟,当前偌大的丰城,几十所大学,师大是唯一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

这一年的雪,尤其大。周自晴一度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回家过年。操场上能见到的活动器材全都被厚厚的雪覆盖,通过轮廓都很难分别出那坨凸出来的形状原本是什么。主干道上的雪有人定时清理,出行基本不受影响,但张航还是百忙之中跑了一趟师大,巴巴地送来一双很扎实的带毛短靴。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爱情那么容易伤人,却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吧。身在他乡,有人嘘寒问暖,是不是对这人间都多了一份宽容和期待?就像她自己,竟然也开始想,如果张航能留在丰城,他们一路走来,过去与未来,是不是也会成为一段佳话?

总之,哪怕她要面对的是双份的毕业论文,在逃离了被课程表支配的恐惧后,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居然已经腾出脑子开始想这些风花雪月。或许,这也是每个毕业生都不得不思考的命题。速度快的已经开始签约,毕业去向是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必选题,有时候也是送命题。

周自晴早就打定的主意,也从未遮掩过自己留丰城的想法。在她貌似亲历的梦里,她在南方走完白领打工人之路,通过接触不同的行业和岗位,永远保持向上的动力。当老师,自然不能仅仅依靠每年的学生都是新的来让自己时时充满斗志。她喜欢可以自由规划的人生,但绝不是刻板的人生。

她很佩服那些日复一日做同样工作的人,那是怎样单调又无法逃避的枷锁啊!为了生存,往往毫无选择。可若有机会去选择,她还是更喜欢打怪升级一般,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接到新任务,攻克新难关。这才是她期待的未来。

这个春节格外热闹。往年都是老生常谈,打趣周自晴几句也就换了话题,可今年不一样。先是周自明,不声不响辞了工作该当个体户,很多人嘴里说着可惜,心里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有嘴上夸他敢想敢拼,却不耽误心里吐槽这是不是一屋子傻缺,好好的工作居然说不要就不要!

周自明新入行,缺乏客户积累和口碑,本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几个月折腾下来,接的基本上是其他家忙不过来客户又等不及而漏出来的单。当然,周自晴发动了一圈人,也有带来订单的,周自明接到电话的时候才知道他妹妹私底下还帮他打了广告。

总的说来,在磕磕绊绊中算是勉强撑起了这摊子生意。周自明出门跑业务,上门量尺寸报价,孙丽群看店,接待客户咨询,沟通订单细节。成功有,失误也有,遇到难缠的客人更是嘴皮子都磨破,这都是创业中不可避免的,过完年还得好好努力。

周自晴这里话题更多。眼看就要毕业,工作打算定在哪里?是不是该考虑找对象了?现在大学生毕业都是什么待遇?问题五花八门,比采访都细致。家长们就搞笑了,上大学时生怕她谈恋爱被人骗,明里暗里敲打。眼看要毕业,又恨不得凭空能谈个男朋友来。

就,离谱。

最新小说: 淫荡黑童话(高h)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七零年代漂亮作精) 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 路人甲被听心声后社死了 炮灰靠抽卡拒绝碰瓷[快穿] 你不清醒[快穿] 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 贵妃种田日常(清穿) 暗恋有果 重生之狂傲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