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迁放下手中的战报,抬起头看了眼吴求建,对方默不作声继续‘纸上谈兵’,穷尽脑海中的各种奇思妙想战术,不断推演日军进攻,又或者是自己该如何维持战线。
日军有重炮、飞机、坦克加持,甚至将直射火力配属至小队,目的就是为了攻坚。而守军的直射火力大多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代价,要不然就是被日军缴获。
陈迁:“说句实话,你的团还能坚持多久?”
吴求建冷漠的回应:“按照目前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事态来看,半个月无忧,至于半个月后,那只有天晓得了。”
“现在我部还有五百四十三人,轻重伤员三十一名。直至伤亡过半,我会向上峰请示撤退,很抱歉。”
“很不错了,我无话可说。”
指挥部内,其他几名团部附员参谋低下头,默不作声。
按照伤亡百分之七十,很多部队便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伤亡一半则会引发大溃败。那些都是新兵,伤亡百分之七十不退已经是精锐,再继续打下去,早晚要崩溃。
他们不是八十八师这种精锐部队,直至现在伤亡几乎过半,依旧死战不退,顽强抵抗日军进攻。拿八十八师精锐去跟这些新兵比,不合适。
那些都是按照良家子挑选的精兵,打过一仗之后,围绕他们扩充部队。按照陈迁预想中的伤亡一半,也就是四百人残部扩编,可得一个团的精锐。
这也是戴春风派遣苏浙行动第二大队参战的目的,让新兵们见见血,增涨战场经验,为之后的扩充兵源打下坚实急促。陈迁了解戴春风的想法,战损一半已经是戴春风最大的底线,伤亡超过一半,戴春风就该砍陈迁的脑袋了。
向吴求建说出特务处的底线之后,陈迁满怀愧疚。
他总觉得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那些松江班的学员兵,更对不起在他手里战死的诸多同僚,可转念一想,打仗不就是这样,要怪就怪自己生在这个生不逢时的年头。
这是陈迁在闸北的最后一项工作,只要撤退允许,戴春风会不留一人的将闸北境内特务处人员全部撤离。
在战争中学习,存活的特务拥有丰富的战地随军服务经验,随便抽出一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将会经过短暂修整之后,派往其他战线从事战时情报工作。
走出地下指挥所。
门口,谢力工依旧蹲在外面,警戒值守的警卫排士兵不准他入内。
陈迁走过去:“伤亡一半就撤退,我亲自向处长申请,如果只是碰一碰就走,也没有必要让他们来这里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