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巨石炮这种事,自然重要,但其主要是军事实力方面的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多重要,感受怕是不太真切。
可织绫机却不一样,这是一款民用产品,而且是能够持续提供大量经济效益的产品,在民间拥有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可比巨石炮大多了。
毕竟巨石炮的战略意义,升斗小民大多不懂,也不甚关心。可绫这种丝织品的生产力提升,出售价格降低,却是简单易懂的事情。并且能让许多原本买不起的人从中受惠,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王景虽然整天忙于处理政务,以及军事作战,但是对于经济的理解,却也远超同时代的其他人。
在他看来,改进后的织绫机,这一技术只要运用得当,绝对可以极大地扭转工匠的地位,同时让儒家对于技术的鄙视和污蔑不攻自破。
毕竟奇淫技巧若是能挣钱,能提振经济,能改善民生,那哪怕有再多的人反对,也无法阻挡这滔滔大势了。
因此王景心情激荡,按着鲁方的肩膀叮嘱道:“正良,这几天辛苦你一下,立刻带人制作织绫机,并且训练一批工人,让机器投入生产,我希望尽快能够看见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丝织品成品。”
虽然不明白王景此举用意为何,但鲁方还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属下领命。”
“哈哈,不必如此紧张,建立工坊所需的资金,我来出资就好,等工坊成立之后,你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拥有一部分股权,赚了钱,我们大家分账就是。”
股份和股权的概念,王景稍加解释,鲁方就听懂了,毕竟在扬州那里,合伙做生意的人也有不少,鲁方所在的家族,同样有自己的店铺产业。
与王景合伙做生意,这在以前,鲁方是想都不曾想过的,他也不敢想,因此一听这话,顿时诚惶诚恐:“主公,属下愿意献上这门技术。”
“诶,你这话说的,我又不是要巧取豪夺,此事就这么定了。”
王景怎么可能答应,他正愁着没有人带头示范一下如何靠着专利保护来赚钱呢,眼下遇到这么一个推广新法令的事件,他如何能够错过?
比起一点点蝇头小利,王景需要的,是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将近一个多月。
皇帝刘协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婚,而王景也将在三日内,准备迎娶秘书监蔡邕的女儿蔡琰过门。
实际上,相关的准备早就做好了。
当朝卫将军大婚,洛阳自然是满城欢庆,不少达官贵人还有前来京师做生意的境外游商,都纷纷送来贺礼。
其中就有许多绫罗绸缎,其中甚至有来自益州的蜀锦和来自扬州的绫罗,国内就属这两个地方产的缠丝质量最佳,织造工艺也最好,因此生产出来的丝织品,也享誉天下。
为了讨好王景,刘协甚至特意从贡品中挑选出一部分精品,送到了卫将军府上,让他可以拿这些东西当做彩礼。
然而王景却只是收下了这批来自皇帝的赏赐,至于彩礼,他却是执意用上了新出品的洛阳绫布。
原先洛阳也有出产丝织品,但因为气候和种群的缘故,生丝质量明显比不过扬州,织造技术又大弱于益州,要知道川蜀之地,自古以来整体的织造能力就很强,大部分的高档锦绮,都是蜀地出品。
就连洛阳的权贵阶层,也以能身着蜀锦为荣。
因此王景放着好好的贡品不用,却用洛阳本地自产的丝绸,这番反常的举动,自然引人瞩目。
甚至一些在王景手里吃过亏,对他极端敌视的人,都恨不得他在这件事情上出丑。
就连蔡邕都有些急了,虽然他对钱财不怎么看重,可这件事情,涉及到蔡家的荣誉,还有女儿的名声。
万一真的在服饰的布料上出了差池,那女儿可就要丢脸丢大发了。
所以蔡邕不得不私底下找上门来,当着王景的面询问情况:“元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伯喈先生不用急,来,先坐下喝茶,有话我们可以慢慢说。”
王景慢条斯理地扶着蔡邕坐下,还亲自给他煮茶,随后笑着说道:“伯喈先生今天来,想必是为了大婚所用的丝绸选材一事吧?”
这次迎娶蔡琰,可是皇帝亲自赐婚,自然少不了要大肆操办。
而婚礼必然要用到大量布料,这些事情,原本都很好解决,王景不缺这点小钱,皇帝还有大量赏赐,那可是皇家御用的贡品,天下间没有比这格调还高的了。
可原本按部就班的事情,偏偏因为王景的插手,而横生波折。
其实王景是故意为之,大人物的婚姻,往往都是一场政治作秀,当然王景对蔡琰的爱意是出自真心,但并不妨碍他用这场作秀,来获得额外的收益。
其实普通人的婚姻,也是一门生意,毕竟爱情未必是假的,但顺便赚点礼金,他不香吗?
而王景如今正在做的,也无非是借由这场大婚,多赚亿点点礼金罢了。
蔡邕心里忐忑,耐着性子喝了几杯茶,却是依旧未能浇灭胸中心火,反而愈发焦虑:“元旭啊,你老实和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今天王景要是不给他透个底,蔡邕怕是回去之后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伯喈先生,还请放心,婚姻乃人生大事,我绝不会视之如儿戏。不过既然您如此忧心忡忡,那我就稍微给你透透底。”
随后王景拍了拍手:“来人,去库房里把东西给我取来。”
“是,家主。”
王景身后,顿时有侍女应命而去。
“伯喈先生还请稍等一会儿,谜题的答案,马上就要揭晓了。”
“好,老夫今天就要看看,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很快蔡邕就看到了,一匹色繁复,精美绝伦的绫布,很快就被侍女们用手捧着,呈递到了他的面前。
蔡邕也是识货之人,所以直接看得两眼发直,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紧张地询问王景:“我可以上手吗?”
这就是想亲手摸摸看了,毕竟丝绸这玩意儿,可是要穿在身上的,光好看可不行。
王景笑着点头,然后伸手一引:“自然可以,请便。”
蔡邕闻言,怀着激动地心情,双手颤颤巍巍地摸了上去,随后露出享受的表情:“入手顺滑,质地细腻,当真是好料子啊!”
蔡家当年好歹也是阔气过的,而蔡邕身为名士,生活起居上也是个体面人,因此这点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不得不说,经过鲁方改进过的织绫机,织造出来的绫布,质量实在是有点逆天。
拿它来与同时代的其他产品同台竞技,更是有些欺负人。
毕竟产品的代差,甚至足以抹平原材料上面的差距,更何况以后有钱了,王景完全可以让鲁方从扬州直接进口高档生丝嘛。
鲁方所在的家族,封地本来就在扬州,因此在当地拥有大量的人脉,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货源。
手里的布料,让蔡邕爱不释手,细腻柔顺的绫布,抚摸起来,触感犹如少女稚嫩的肌肤,实在是太美妙了,比他见过的皇室御用贡品还要优质许多。
王景看到蔡邕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被拿下了,顿时笑着问道:“伯喈先生,此物作为彩礼,可还足够?”
“够了,够了。”
蔡邕乐不可支,同时也对刚才自己急匆匆上门质问的事情有些赧然,但随即轻咳一声掩饰尴尬,然后看向王景:“元旭,怎么现在还叫老夫伯喈先生?你这话喊的,就有些见外了啊。”
这是在隐晦地提醒王景,该改称呼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