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搞生产,一边搞建设,这就是春井坊酒业的现状。
随着天气不断的转暖,建设速度上面,也是在不断的加快。
就说水泥完全凝固的时间,就是缩短了。
整个建设,还是更多的靠人工来进行,至于说机器设备,国内本来就缺乏。
反正,农村不缺劳力,而且还是大量的空闲劳动力。
让这些空闲劳动力来做工,能够拿到工钱补贴家用,也是极好的。
接下来的时间,对于陈元庆来讲,倒是过得相当平静。
他也没有折腾其他的事情。
就是销售部那边,在蓉城和渝州建立起了销售渠道。
通过一定的广告宣传,在当地市场稍稍的打响了一定名气。
当然了,春井坊在蓉城和渝州市场上面,价格自然也要卖得贵上一些。
白标春井坊卖2块一瓶,金标春井坊卖5块。
敢是提价,和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有关,卖得太便宜人家反而觉得你的酒差。
春井坊到了这价格,已经算是到达了极限。
陈元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思考,如何才是能够把春井坊的名气提升上去。
国内现在的名酒,到底是谁认定的?
市场么?
市场认定更多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