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河南尹庾淳,也是毫不拖泥带水,把河南郡的钱粮也写得清楚。
这下各县却有些犯难了!
按理说这些数据都是各县汇总到河南郡,再由河南郡上报司州,司州再上报到朝廷,朝廷当然有底数。
可各县的长官有些根本就不清楚本县的财政,大多都是下属官员写好,自己不过是签字上报而已。
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只要能过关就行。
可刚才徐志也说了,一县长官要是连钱粮多少都不清楚,那就是庸官。
现在要是写不出来,自己不就是庸官了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些数据虚报瞒报,此时就算清楚,但写出来,本县也拿不出来。
糟了!
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一个个排着队走了上去,开始的还好,就算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但大致也有数。
照着徐志的写法一张纸上写好,签字。
轮到最后,就是弘农县令王方。
王方差点就瘫倒在地上。
前面县官写的数据就摆在杜政面前,这要一个个的计算吗?
颤抖着走上前,各县官员都精神高度紧张。
这货平时能力就不咋地,此时可千万要把前面的数据凑准确啊!
拿起毛笔,看着杜政面前的大纸,这心算不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