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投胎转世,只为去南瞻部洲布道传经,此番归来大雷音寺,便是成功了一半,在普通僧众眼中,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如来叹息一声,只能暗自咽下这个亏,吩咐一声道,“且开宝刹之门,迎接那东土来的和尚,去吧!”
观音看到这里,才松了口气,与佛祖道,“我佛何必忧心,取经人一路顺遂,或许是他福报深厚之故,天自佑之,机缘巧合,也未必不是上天注定,助我佛大业可成啊!”
如来心说自打你今日进门,我可算从你嘴里听到了一句人话!
不过有观音这么一句,他心里也舒服多了,笑呵呵地道,“菩萨所言极是,既如此,那便招各菩萨、金刚、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等,来大雄宝殿,齐迎这东土取经人吧!”
一场声势浩大的欢迎会结束之后,衣衫褴褛的取经人被带去了珍楼之下,设斋饭款待。
佛家圣地,自然与凡间不同,奇珍异宝遍地,宝焰金光熠熠生辉,繁花遍地满是异香,珍馐百味琳琅满目,一进珍楼,怕不是要晃花人眼。
取经人也不怂,落落大方地一笑,从容道,“小僧远道而来,风尘仆仆,适才面见佛祖,已然不敬,这会儿怎可上得席面?能否借贵宝地,洗漱一番?”
换衣裳那就不用了,他行李都扔在了山脚下,且本也没什么衣衫可穿了,身上这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还是当年灵台山道友所赠的道袍呢。
洗洗脸洗洗手,抖抖衣上尘埃,便也罢了。
取经人来自东土,自然不想叫人小瞧了自己,又小瞧了故土去。
却不想他本就是这灵山佛子,此时气势十足,虽无当初容颜俊秀,却有当初十分骨气,哪里能有人敢低看他一眼,阿难笑呵呵地道,“圣僧不必担忧,已然为圣僧在后方备了香汤沐浴,另有简薄衣衫,圣僧若不嫌弃,还请换上吧!”
取经人道了声多谢,从从容容地去了,洗漱一番换了衣裳,又有小沙弥伺候着落发剃须,等再出来,又是一气度从容,温和有礼的大和尚了。
用罢斋饭,阿难便带着取经人上宝阁取看经书,一打开门,只见书香阵阵,霞光瑞彩盈列期间,阿难笑着道,“圣僧远路而来,不知负重几何?如何运书?能拿得了几本经文?”
取经人笑道,“若凭人力,自然有限,不过吾自幼有过目不忘之识,尊者若是肯叫我在这宝阁待上些时日,其中经文,全部带回去,也不是不可。”
……
哦。
阿难本想着难为这取经人一下,他也只这人双手空空来在灵山,半点行囊都没有,刚才沐浴换下来那一身衣裳,小沙弥也都翻遍了,连个银针都没别着,你要和他开口要利是,只怕就能要来一腔子穷气!
那谁稀罕呢?
因此阿难绞尽脑汁,只想出这么一件事来。
是呀,别说车架了,你连个马匹都没有,怎么驮得那许多经书返回东土?
哪里成想,取经人说他过目不忘!?
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