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达·芬奇,和伽利略的见面便可以排上日程了。
从尤利娅提供的资料里,李维知道这位天才从早年的“材料分析”转行到了如今的“经典力学”。
可谓是精准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按照“知识付费、等价交换”的原则,李维也特意准备了一些有关于运动、惯性的相关实验设计,打算等到见面时适当地往外抛出。
就跟钓鱼要先“打窝”一个道理。
李维希望给这些站在科学前沿的法师兼科学家们提供一点小小的灵感,帮助他们完成基础理论的突破。
哈弗茨的训诫也提醒了李维,法师的活跃能够为李维这朵“奇葩”吸引大部分火力,给荆棘领的“科技腾飞”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
至于达·芬奇提出的对于科技扩张的担忧或者说试探,李维的回答并不是场面话。
何况从间谍这些年传来的消息里,荆棘领的“好邻居”、“太阳王”摆明了正在攀科技树。
李维想的是“运营,然后平A”,不想沦落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
……
见面安排在白马山外30里的一座山头。
万一真要是一言不合开打,李维也不必担心战斗的余波会摧毁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水泥厂。
李维特意带上了达·芬奇,毕竟高炉和耐火材料是“焦不离孟”的关系,如果一切顺利,这俩迟早会打交道,索性提前打个招呼。
何况李维也想看看这两位“最强大脑”凑在一起能迸发出什么灵感的火花。
「万一搞出个核聚变、常温超导什么的,自己马上就能躺平了~」
李维进入“痴心妄想”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