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色的火焰在“水面”上跳跃——毫无疑问,1号液体是可燃的。
至于为什么液体会是淡黄色的——正如约瑟夫所说,蒸馏的操作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分离的。
“哪些物质的酒精溶液是淡黄色的?”
李维决定先从最显眼的、溶液的颜色下手。
约瑟夫一窘,他一个金属炼金学出身的法师,对于炼金药剂用得多但研究得很少,一时间竟回答不了李维的问题。
“我明白了,您不必在意,是我的冒昧。”
李维知道自己有点强人所难了,拿起纸笔,开始回忆物质的鉴定方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李维必然会接触到更多的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乃至化学元素本身……
如何对“物体的鉴定”设立一个标准,也该提上日程了。
比如说什么金属离子在什么溶液中呈什么颜色……
比如说气体通入酸碱会不会变色、有没有沉淀……
甚至蒸发、称重、硬度、燃烧、溶解度等等……
每一个背后都是一门具体的学科。
李维希望他提供的、来自后世的这些标准,能够给当世的“化学家们”开阔一些思路。
比如说如今沉迷于和牛顿定律较劲的伽利略。
“约瑟夫先生,路途辛苦,您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吧。”
“正好,我有一些想法需要整理,以及您的参考意见。”
李维扬了扬手里刚刚写下的标题——《物质的鉴定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标准以及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