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紧赶慢赶的,到昌平都中午了,带着秦淮茹找了个二荤铺(比大酒缸高一个档次的小饭店),两间门面,灶头在门口。
虽然气温都已经降下来不少,但是门口炒菜的师傅还是穿着露着胳膊的对襟马褂,不停地翻动着大铁锅,火苗上窜,时不时的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
一到门口,伙计就迎出来,“哟,爷,您来啦,您二位里面请?”
麻利的用肩头的粗白抹布又擦了一遍桌凳后,请王德明和秦淮茹坐好,站定后就开始报菜名。“您二位来点什么?咱们灶上师傅“坛子肉”做的好,溜、爆、炸、炒的手艺也棒:溜丸子、炸丸子;软溜肉片、醋里脊;炒肝尖、炒腰、爆三样;素菜有烧茄子、辣白菜、麻豆腐。”
“那行,一份坛子肉,一份烧茄子,再给我们配个汤,5个卷,吃完就走。”
“得嘞!”伙计立刻大声吆喝:“坛子肉,烧茄子,给您配个高汤卧果儿(蛋黄不散的鸡蛋汤)加两根豌豆苗,让您吃个鲜劲儿;5卷,马前(提前)点,吃完您就走,耽误不了您的事儿!”
等伙计离开,秦淮茹才把身体往前凑了凑,低声说道:“德明,咱们俩吃一个素菜一个汤就好,又要了一个坛子肉,多贵啊?”
王德明把桌边竹筒里的筷子拿出来两副,掏出手绢擦了擦,递给秦淮茹一副,轻笑着回复:“小茹,咱家钱的事儿,你不用担心。”
“我今儿早上去服装店,印常荣叔叔又给我涨工钱了,一个月35块呢。”
拍了拍兜,“还有这次回乡帮着采买秋冬菜的钱,也一并给我了。你啊,就放心的敞开吃。”
“嗯。”秦淮茹甜甜一笑,目光中充满了敬仰和爱意。
上菜的速度很快,吃完饭一抹嘴,结账,总归了8毛5分钱。坛子肉最贵6毛钱,不过量也大足足有6大块,烧茄子5分钱,汤5分钱,巴掌大卷一个3分钱。
“德明,小茹,妈还以为你们这周不回来了呢?这都过晌午头了。”正在院里跟几个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围坐着小板凳,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缝补衣服的王淑琴,一见院门口停下的驴车,立刻惊喜的站起来。
边上的一个大妈,用针头往头发上蹭了两下,笑着打趣道:“哈哈,他阎婶儿,德明这么孝顺,怎么可能不回来?”
“哪像咱们家的,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天天搁家里也是围着媳妇转。”
“德明,你再不回来,你妈的脖子都要抻的老长啦。”
“哈哈.”边上的妇女们跟着哈哈大笑。
王德明先笑着跟妇女们打招呼,“大妈,五婶儿.”
转过头跟干妈解释:“今儿上午先去了印常荣叔叔那,然后又突然被两个事情耽搁了。”
这时其中一个较年轻的中年妇女注意到了王德明身边的秦淮茹,“嗐,别说,这城里是养人哈。你们看看小茹,这皮肉白净细嫩的,仿佛能滴出水来?”
“妈呀,可不是?”
“啧啧,还得是德明啊!”
“小茹这可真是嫁过来就享福了啊.婆婆也不用伺候,直接就进京城了。”
“这要搁外面见着了,咱们都不敢认了呢”
听着这群中老年妇女的语气里的羡艳和带着丝丝酸味儿的嫉妒,王德明眼珠微转,冲她们笑着说道:“大妈,五婶儿,我这趟回来还要帮着城里采买秋冬菜呢。”
“家里菜园子里有多的么?给现钱。”
“明儿一早儿,我请村里出驴车通通拉走。”
“啊德明,先收我家里的哈!”
“还有我家的”
这一群中老年妇女瞬间一手拎起屁股下的小板凳,一手抱着衣服针线,如鸟兽散,一溜烟,各自跑回家去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