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和陈一鸣的通信,陈昊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还是把路走歪了。
如果现在还有十几万点熔炼点缺口,自己可以找陈一鸣来帮忙,上马几个工程,做一些工程设备之类的,很快就能攒够需要的熔炼点。
可现在陈昊足有100多万熔炼点的缺口,找陈一鸣实在是太慢了。
金宁就算被列为了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城市,可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再到最终落地,需要的时间都是以月计算的。
这么长时间陈昊等不起,眼看着人类的终极答案就在眼前,实在是有些抓心挠肝。
想要最快搞出可控核聚变的方式,还是要弄到更多的图纸和技术文件,解锁前置科技,获得锻炉的熔炼点减免!
华国的可控核聚变科技树,是磁约束路线,所采用的装置名为托卡马克装置。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超导产生超强磁场,将氚氘等离子体在环形加速器内不断加速,产生高温进行碰撞,最终产生核聚变反应,实现可控核聚变。
但在大洋彼岸的星国,在他们还未被陨石团灭之前,主流的研究理论是惯性约束,简单来说就是一味地加温加压。
用超强激光照射混合有氚氘物质的小球,通过激光为小球加温加压,最终达到反应临界温度压力,实现可控核聚变。
这两种路线各有道理,谁也无法预言哪个才是最终解决方式。
但从黄金年代的研发进度上看,华国托卡马克装置的实验结果是遥遥领先的。
毕竟一味地加温加压,模拟太阳的内部反应方式太过困难。
太阳本身内部核反应,是建立在几千万度的高温和恒星本身内部强大的压强上的。
以人类的科技水平想完全模拟,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路线就完全没有参考意义,陈昊猜想,在总部肯定会有更绝密,更前瞻的资料!
不但能找到更多磁约束方面的内部文件,甚至也有可能有一些惯性约束的理论研究报告。
将这两种报告全部扫描进锻炉,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熔炼点消耗,说不定能降低至40万点以下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