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所有博登人都愿意忍受教廷的统治。
当威廉打出推翻教廷的旗帜时,一些被俘获的士兵主动加入了威廉的部队,为威廉这位异国的首相作战。
他们觉得比起这位愿意善待战俘的将军,自己国家的高层都是一群蠢货,是招致他们不幸的元凶。
他们想借助外国的力量改变博登人的现状。
虽然目前数量不多,但随着他们的征战,未来必定会成为艾芬多的一大助力。
因为他们富有热情,甚至不逊色于艾芬多人。
他们要展现自己的忠诚,并且他们有一个借口可以说服自己,那就是他们是在为祖国的未来行动。
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着祖国的未来。
威廉也确实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他来了,至少可以帮他们摆脱教庭的束缚。
但是他们的忠诚取决于威廉的行动,一旦威廉做出了与他言行不符或是屠戮百姓的行为,必将也会遭到他们的背弃。
在他们的帮助下,沿途的小村镇几乎没有做出多么激烈的抵抗,甚至还有一个城镇主动投降,为威廉的军队提供了部分的补给。
很快,他们就到了王城十公里前的地方。
这时,后勤部队发生了些许的骚动。
就如同有人寄希望于威廉,有的人则极端排外,认为威廉只是会让他们的帝国陷入深渊的恶魔。
博登人的事情,即便再差,也应该由博登人自己处理。
这些人试图烧掉威廉的补给,让他们的进攻无功而返,为博登军队的集结争取可贵的时间。
然而后勤是由理查德亲自管理,这位一直在威廉身边汲取经验的副官,敏锐地察觉到了后勤部队的不安因素,当机立断,把这些试图串联的头领逮出来斩立决。
由于威廉事先说过,军队应以军纪优先,所以即便有博登人被杀,博登降兵只是沉默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