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雇佣兵之家
地中海南岸,迦太基城。
阳春三月,春季的迦太基城焕发着勃勃生机,地中海气候的西风降雨让城市染上一层氤氲,气温回升,植物疯长,万物复苏。
迦太基城大概是整个北非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一片地方,没有寒风和暴雪,没有持久阴冷的雨季,没有难以忍受的高温,没有沙漠中的风尘,超过一千毫米的年降水量完全足够,传说中炎热干旱的夏季也很少超过三十摄氏度。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南都”,迦太基城不仅是整个北非行政区的绝对中心,还是远洋贸易的中转枢纽,控扼东地中海的陆上铁闸,凸起的半岛和马耳他群岛组成了严密的封锁线,牢牢把守着沟通东西地中海的突尼斯海峡。
前些日子,东罗马帝国开始文官改革,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张,帝国中央决定在大区和军区的基础上重启“行省制”,将几个大区和军区置于行省的管辖下,使地方统筹更加规范有序。
东罗马帝国一共设置了十个行省,巴尔干五个,安纳托利亚两个,北非两个,东地中海诸岛合为一个。
一个行省具有四位长官,分别是地位最高的执政官,司掌地方军备的保民官,司掌法律事务的大法官和司掌宗教事务的大主教,此外,一个行省还下设教育官和税务官等地方官员,监察官不在其内,任免权归属中央,只对中央负责。
比起古老的总督,行省执政官具备的权力较小,只掌管民政事务,具有个别地方部门的人事任免权,战争时期则需协助保民官调动射击军,筹集军需补给和补充兵员。
从职能上划分,行省又可以被分为军务行省和政务行省,诸如马其顿,伊庇鲁斯,默西亚和本都就是典型的军务行省,一个军区顶在最前方,其余的大区在后方提供协助,如果边境发生战争,军务行省可以更快地进入战争状态,拖到中央援兵的到来。
为避免职责纠缠不清,一个军务行省的行省保民官一般由军区长官兼任,和平时期负责统筹军区边防军和训练大区射击军,战争来临时则可凭借皇帝的指令调动整个行省的地方军队协助作战。
军区是时刻处于战争状态的,军区边防军顶在第一线,一有战事立马参战,等不到皇帝的指令。
在十大行省里,中央行省当然是最为特殊的一个,负责统筹君士坦丁堡直辖区,色雷斯大区和比提尼亚大区,重要城市最多,也最为富裕,最高长官由皇帝自领,副官负责协助。
北非的两个行省分别是阿非利加行省和昔兰尼加行省,以迦太基城和比林奇城为首府,均为政务行省,但也涵盖着统管南方沙漠附属部族的职能。
由于北非领地的特殊性,迦太基行省的行政官又称迦太基留守大臣,无需经过考试和选官,由皇帝亲自任命,负责协助镇守迦太基的皇子打理北非领地。
迦太基城,王宫的天台上,以撒和三子巴西尔并肩而立,眺望着繁荣昌盛的城市。
在他们身后,新任迦太基留守大臣,迦太基行省执政官艾尼斯和行省保民官叶尔孤白恭敬肃立。
艾尼斯十分年轻,是艾季达比亚人,希腊——柏柏尔混血,东罗马治下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北非正教徒,之前担任迦太基大区的大法官,巴西利厄斯升任副相后,他接过了留守大臣的职位,开始打理行省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