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失去的一切。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反攻开始秘密筹备。李嗣源调动精锐,筹措粮草,与各地盟友密谋,力求一举攻破洛城,重新确立自己的权威。
然而,这场战役绝非易事。洛城之内,秦长安已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这场决战的到来。秦长安深知,李嗣源的反击是早晚的事,因此他未雨绸缪,加强洛城防务,训练军队,同时暗中联络各方势力,编织一张庞大的联盟网络,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两军对峙,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李嗣源的反攻,不仅是对洛城的挑战,更是对整个乱世格局的一次冲击。双方都在暗中角力,等待着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终于,战鼓响起,李嗣源的大军如同洪水般涌向洛城,而洛城之内,秦长安严阵以待,一场关乎王朝兴衰的战斗正式拉开序幕。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的较量,更是智慧与胆略的比拼。李嗣源的每一步行动,都需谨慎考量,既要攻破洛城,又要防止腹背受敌。而秦长安,则需利用洛城的地理优势,以及精心布局的联盟,抵挡住这波汹涌的攻势。
战争的硝烟弥漫,洛城的天空被染上了血色。在这场关乎天下的对决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是李嗣源凭借一腔热血和雄心壮志,成功逆袭,还是秦长安以其深邃的谋略和强大的联盟,守护住洛城的安宁?
答案,将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揭晓。这场战役,将不仅改写历史的轨迹,也将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的命运。而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新的英雄与传说,正在悄然诞生。
在蜀国的成都,蜀王府曾是一片宁静祥和之地,如今却因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显得格外喧嚣。这位尊贵的访客,正是声名远播的不良帅。
蜀王府正密锣紧鼓地筹备着一件大事——蜀王即将登基称帝。李云姬、姬如雪与陆林轩三位女子应召而来,受到了蜀王府的极高礼遇,她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无疑是蜀王对称帝提议的默许。
在等待的间隙,秦长安步入室内,三人随即起身以示敬意。李云姬首先发问:“夫君,你已经成功说服蜀王接受帝位了吗?”秦长安自信地点点头,言道:“我亲自出面,即便蜀王本无意登基,也难以拒绝。”李云姬略显忧虑:“强求的事往往不稳定,我担心蜀王将来可能反悔。”秦长安则淡笑回应:“蜀王性格优柔,弱点明显,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弱点,他就不会轻举妄动。这也是我选择支持蜀王的原因之一。”
姬如雪插话,提出疑问:“在几位诸侯中,蜀王兵力最弱,财力也最不足,我很好奇,大帅有何良策能助他夺取江山?”秦长安解释道:“兵不在多而在精。蜀军虽非最强,但他们是最具血性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容小觑。经过精心训练,必成精锐。至于财力,蜀军确实贫弱,但这有时反而是优势。”
陆林轩一脸疑惑:“贫穷也能成为优势?”秦长安笑道:“正因为贫穷,他们才更加渴望富裕,比任何人都更迫切!有时候,越是贫困的军队,战斗意志反而更强,因为他们明白,他们没有失败的余地,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让自身和国家走向富强。掠夺,往往是迅速积累财富的最佳方式。”
言罢,秦长安示意夜深,该是姬如雪和陆林轩离开的时候了,两位女子识趣地退去,室内只留下秦长安与李云姬,接下来的情节无需赘述,一切尽在不言中。秦长安在延续血脉这件事上,总是充满热情。
另一边,蜀王卧室里,蜀王怀抱着美人,却毫无兴趣,只是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李贵妃察觉到蜀王的心事,问:“王爷是否在考虑称帝之事?”蜀王坦承:“是的,爱妃,你知道这不是我所愿。”李贵妃枕着蜀王手臂说:“我知道王爷不愿涉足乱世纷争,但不良帅说得没错,乱世之中,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何况您这位握有兵权的蜀王呢?如今有不良帅相助,也许王爷可以一争天下。”
蜀王叹息:“你说的我都懂,但我怕最终只是为不良帅做了嫁衣。”李贵妃答道:“不良帅定有他的盘算,但王爷同样可以借助他来争夺天下,你们本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至于最后谁是真正的赢家,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目前来看,与不良帅为敌并非明智之举。”
蜀王沉思后说:“爱妃言之有理,罢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随机应变。”
三天后,一条震撼的消息传遍四海:李嗣源在凤翔即位称帝,沿用大唐国号,自封李亶。他即位当天便昭告天下,誓要驱逐漠北契丹人,收复失地,并铲除叛国贼不良帅。百姓对契丹人深恶痛绝,对不良帅的指责更是铺天盖地。李嗣源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基,打着排斥外族、清除奸佞的旗号,自然赢得了大量支持,民众对他寄予厚望,显然已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