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蓄,你之前跟我们讲了一些逛这种古玩地摊的规矩,现在又开始买东西了,你是不是很懂收藏啊!”离开那个杂货地摊后,钱凤琳问黄蓄道。
“是懂一些,不过也算不上特别懂!古玩这个行业是活到老学到老,需要一辈子沉浸在其中的。”黄蓄对她说道。
“那你刚才买的这两个小物件,不会买亏了吧,就这两个东西,值400元吗?”钱凤琳又问黄蓄道。
“亏不了的,你放心好了,一会儿你们要是看见这种跟我手里买的管珠一样的石质的东西,说一声,我再买一些。”黄蓄对她们说道。
“你买的这个蓝色的椭圆形的东西是什么材质的?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姜怡对黄蓄说道。
“这个是绿松石的,也算是一种宝石吧!”黄蓄对她说道。
“宝石啊!宝石一般不都是卖的很贵很值钱吗?这个怎么这么便宜?这么大的一颗只要50元,不会是假的吧?”姜怡又说道。
“不是假的,它确实也算是宝石,也不是所有的宝石都值钱,这个只是目前还不出名而已。”黄蓄说道。
“姜怡,只要黄蓄觉得不会亏就行,我觉得他买的这个蓝色的管珠还挺好看的!”钱凤琳对姜怡说道。
“行,那我们一会儿看见这样颜色的东西给他说一声。”姜怡对钱凤琳说道。
接下来他们继续向前走去。
“老谢!听说你前一段时间捡大漏了,花了800元买了几摞筒子钱,后来开出了几个“大中通宝”。”
黄蓄他们来到一个以卖古钱币为主的地摊前的时候,听见旁边有一个人说道。
他看了一下,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另外跟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人,他们年龄都差不多。
“是啊,老郑!当时那几摞筒子钱差不多是10元钱一个买的,开出的“大中通宝”还都是背“京”的,确实捡大漏了!”另一个人说道,这人应该就是老谢。
筒子钱因为里面的钱未知,所以单个钱币比外面普通的能看见的钱币要贵一些。
“能不能转让一个给我!”之前说话的老郑又说道。
“那要看你出啥价了,价格合适转让一个给你也行。”老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