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又是四年一轮的科举之年。
历史上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南北榜案。
整个科举录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这引起了整个北方士子的不满。
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士子们的怒火,不但流放了主考官刘三吾,甚至又为北方士子单独开了一榜,史称北榜。
自此南北榜成为有明一朝的定制,这个制度甚至在之后一直沿用了几百年之久。
不过如今,随着朱允熥这只小蝴蝶不断呼扇翅膀,原本的历史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三吾告老,南北榜案还没来得及发生,便彻底消弭于无形。
当然,没有了因为北方、南方教育不均衡引起的南北榜案,南京城作为如今整个大明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样少不了纷争。
此刻就在皇城之外,仙学院和翰林院中间的广场上,一群儒生和一群道士正在激情互喷。
“什么狗屁仙学院,一群只会炼丹修道、参禅说法的和尚道士,竟然也学着我等儒门入世,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你们懂什么叫为官,什么是驭民之道吗?”
“你们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吗?”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眉毛皆白的老儒生指着对面一群身穿道袍、僧袍的年轻人直接开喷。
他们这两拨人便是今年刚刚考进翰林院的文进士,以及考进仙学院的仙进士。
今年是科举制度改革之后,真正开始施行的第一年。
按照如今朝廷的新制,他们考上进士之后,还需要在翰林院和仙学院分别进修三到五年,之后才能真正授官,治理一方。
作为未来的竞争对手,再加上翰林院考的是旧有的八股文,而仙学院考的则是如今朝廷改制之后侧重的仙学。
自然双方就有些互相看不顺眼,彼此鄙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