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北部地区剿匪战斗获得胜利后,杨子荣所在的二团又回到海林镇休整。不久,杨子荣被调到团部,升任相当连级的团部直属侦察排排长,以后,他以卓越的侦察才能和机智勇敢的精神,胜利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险的侦察任务,5月上旬,二团一营进驻苇河,根据群众反映,在亚不力山里有一股土匪,团部派杨子荣带人去侦察。他和两名战士化装成老百姓进入亚不力山弄清这股土匪是一个营兵力,有300多人。团首长接到杨子荣报告后,准备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为了防备敌情有变化,5月13日,杨子荣再次化装进入匪军盘踞的村子侦察,发现敌人又增加了兵力,团首长按照新的情况,立即改变作战计划,重新进行了战斗部署,一举歼灭了这股匪军,活捉了在这一带危害严重的"许家三兄弟“,即许福(营长)、许禄(连长)、许祥(营部文书),还有一个国民党派来的接收大员赵专员,获得了重大胜利。
图片
杨子荣画像
由于匪军王枝林旅在东宁、绥阳一带大肆烧杀抢掠,残害群众,牡丹江军区又将进驻珠河一带的二团队部调回,进军绥、宁地区,围剿这股土匪。一天上午,一团剿匪部队乘坐火车从穆陵镇出发,当火车快到八面通时,发现了敌情,可是前边正是一段险路,铁轨右侧是刀削斧劈似的悬崖峭壁,左侧是一条大河。由于敌人事先破坏了铁路,第一个车头刚刚拐过弯去,突然几声天崩地裂似的巨响,两个车头和前三节车厢,就脱轨翻到河里去了。后面的车厢也倾斜在路基上。埋伏在山崖上的匪军开始向军车疯狂地射击。民主联军战士冒若敌人密集的弹雨,跳出车厢还击敌人。匪军的机枪火力很猛,民主联军已有伤亡。这时,杨子荣抓起一枝步枪,以倾倒在路基旁的车厢为掩体,瞄准山上的敌人狠狠射击,一连3发,敌人的一个机枪火力发射点被消灭了。就在敌人机枪刚"哑巴”时,他把一颗手榴弹甩上山崖,随着爆炸声,他右手握手榴弹,左手提着驳壳枪,猫着腰冲过硝烟,飞身跃上悬崖。敌机枪射手巳被打死,他迅速抓起敌人的机枪,向山上的匪军猛烈扫射,敌人一个个倒下去。匪军在猛烈的打击下,死伤很多,仓皇溃退了。
图片
6月间,杨子荣一个人奉命去绥芬河南侦察匪情,当时到处都有溃散的匪军,这天他完成任务后,沿着森林小铁路往回走的时候,巳经到了半夜时分,天下着小雨。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边有个搬道岔子的小房,他走近小房听见里边有土匪说话。于是,他悄悄走到门口,厉声喊到“不许动,我们是民主联军,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他又诈喊:“二班堵房后捉活的,三班准备好手榴弹,不缴枪就甩!"屋里的匪兵吓坏了,忙喊,“别扔手榴弹,我们缴枪!“杨子荣问,“你们几个人?”土匪回答,”就3个。”杨子荣一听心里有底了,3个人好对付,就下命令,“先把枪扔出来,再一个个爬出来,脸朝地,谁抬头就打死谁!”3枝步枪扔出来了,杨子荣把枪拣起来放到一旁,3个匪兵象3只大乌龟从屋里爬了出来,四肢平伸趴在地上。杨子荣叫一个敌人坐起来,解下绑腿把那两个家伙倒背手绑上,然后杨子荣把这个匪兵的双手也捆好,再把3枝步枪的枪栓卸下揣在怀里,把空枪挂在3个俘虏的脖子上,把他们带回团部。从俘虏的口中了解到,匪军”姜左撇子”大队已逃回铁路北面。这股匪军有三四百人,匪首大队长”姜左撇子”是个有名的惯匪,已60多岁。他左手打枪百发百中,故而有此绰号。民主联军追到细鳞河之后,敌人已进入北大山。经过了解,得知北山里有个百十户人家的屯子,是伪满日本人搞“归屯并户”时建立起来的集团部落。屯子四周有很高的土围墙。经过研究分析,估计敌人可能进入这个易守难攻的屯子。为了查明敌情,决定杨子荣带个战士前往侦察。
图片
俘虏土匪
这个侦察任务是很艰巨的。杨子荣接受任务后,找了向导,吃完中午饭就出发了。一路未碰上敌人,到达这个屯子时已经半夜。他在距屯子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停下来,杨子荣让那个战士和向导在大树下等着,他自己摸上去了。他悄悄地绕屯子转了一圈,见土匪墙有2丈多高,伸手够不着顶,围子的南北门都有岗哨,而东、西又没有门。只有东墙的中段塌了豁子,墙根还有1人来高。他观察和试探了好一会,确认此处没有暗哨,就敏捷地从豁口爬了过去。围子里面有3排民房,家家户户都住着敌人。他刚顺墙根溜到东北角,就听见从南边沿墙根走过来一个人,他赶紧隐蔽起来。那个敌人奔一间北屋走去,屋里闪着灯光。他侧耳细听,原来是带班的来叫人换岗。不一会,那人带着4个匪兵出来,然后分两路,一南一西地走了。杨子荣决定利用敌人换岗的机会,抓一个“舌头”带回去。他等匪兵们走远,立即闪进这间屋子,只见大炕上半截睡着敌人,半截空着。他走到炕边,把靠外边的那个匪兵狠推了两下,喊道:”起来,换岗啦!"然后躲到门后等着。那个匪兵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拎着枪跟杨子荣往外走。到了东墙的豁口处,杨子荣突然转过身,用匣枪对着那个匪兵的胸口,低声命令,”不准动,不许出声,我们是民主联军,老实跟我走,“这个匪兵吓呆了,就地缴了枪,被杨子荣带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