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大同主力之后,整个局势都活起起来了,那来援的宣府和延绥镇边军将不能对他形成兵力上的优势。甚至可以利用时间差再去攻击宣府的援军,运气好的话把宣府的援军吃掉,再把宣府给抢一遍。
到时候还能利用局势去逼迫大明朝廷对他低头。
于是他当即下令道:“传令附近各部,立即往应州集结。再派些人去北边,把大同主力引过来,免得他们半路走丢了。还有,不能去太多,两千骑兵就够了,去多了会把敌人吓跑。”
朱厚照和蒙古小王子虽未见面,但思路都是一致的。
虽然朱厚照带着新军呆在边镇半年多了,还把宣府的走私商路给断了,但是蒙古小王子并不知道新军的存在。
这个时候,不光是大明不重视对蒙古的情报工作,蒙古人也不重视对大明的情报工作,这一对冤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互相比烂。
大明不重视对蒙古的情报工作,是因为拿到那么多情报了又能怎么样呢,大明也没有国力能够杀出去,就算杀出去了风险也太大了,也很难说能取得什么战果。
蒙古不重视对大明的情报工作,是因为大明北方已经成为蒙古军队的公共厕所了,难道还要数清楚厕所里有几只蛆吗?完全没必要啊!
哪怕是蒙古小王子统一了蒙古左右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中兴,但草原的生产力就那些,他们在北方抢掠一下还可以,但是要在明军的守卫下,突破那一座座堡垒和城市,那也真是力有未逮。
所以蒙古人也摆烂了,对大明的情报工作不做也罢。
另外朱厚照的威武大将军的名头还真起到了点迷惑作用,商路断绝的事蒙古人还真以为是有一个威武大将军去宣府整顿军务导致的,倒是也没多想。
所以蒙古小王子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而另一边朱厚照就要带着两万新军和五千多骑兵出城去阳和卫汇合那里的两万新军,然后带着四万新军和五千骑兵去大同府城。
这个举动,除了朱厚照和江建功之外,其余的将领全都表示反对。
因为他们看来,这兵力还是太少,哪怕这些新军是他们训练出来的,但是他们还是关心则乱,皇帝的存在极大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判断。
从他们目前接到的军情来看蒙古人肯定是在8万人以上,而皇帝身边就四万五千人外加两万五千的民夫,而且蒙古人主力还在怀仁附近出现过,那里也离大同府城不远,万一蒙古主力往西北方向,一头撞上了南下的朱厚照,那就危险了。
所以不如在原地等宣府的一万新军和三万宣府援兵到了之后,组成八万五千人的大军再南下,那样就安全的多了。
不过宣府的援军想要赶来还需要至少四天,朱厚照完全不想等。
这也是江建功支持朱厚照的原因,他还记着朱厚照给大同总兵的军令呢,要是他们在这等个四天,那赶到大同府的时间就要在七八天后了,而已经出城的大同镇主力可等不了那么久,说不定那时候蒙古人已经集结五六万骑兵把大同镇主力给吃掉了呢。
其他武将也不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看的很明白,他们不想让朱厚照冒一点风险,至于大同镇的主力死就死吧。
朱厚照也看明白了这点,所以他坚持立刻赶往大同府城。
他们一路上只碰到零星的蒙古骑兵,而新军将士和民夫们则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力,只用了不到三天就到了大同府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