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一个先秦时期和儒家并驾齐驱的“显学”,声势甚至一度压过儒家。
《吕氏春秋》所记载的:“墨子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就很好地反应了这一盛景。
但时代在不断发展,墨家这种超越当时生产力几个维度的思想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显然没有发展的土壤。
相比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儒家,墨家传承几乎死绝。
当然几乎死绝说明还没死,在开封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还保留着墨家的一道传承......
“大郎,你回来啦!”
孟烨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针线,迎接自己的儿子。
“娘!”孟烨将今日劳作来的几十枚铜钱交给娘亲。
“哥哥!”孟烨的两个弟弟妹妹也跳了出来,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哥哥,想看他又会从怀里掏出什么好东西。
“两个小馋猫。”
孟烨用手在弟弟妹妹的鼻子上刮了一下,随后从怀里掏出掏出两个用油纸包好的,还冒着热气的馒头(现在的包子)给他们。
“好诶!”弟弟妹妹接过馒头,蹦蹦跳跳的出门玩耍了。
“你呀,也多买点东西给自己吃吧,你看,都饿瘦了。”
孟母带着老茧的手轻抚儿子消瘦的面庞,满脸的心疼。
“嘿嘿,工头哪里每天都包伙食呢每天饭里还有两块肉(虽然那肉小得不能再小),娘,你不用担心我。”
这说得倒是实话,这半个月以来,陈昭这条“鲶鱼”突然杀入市场,以高得不合理的待遇吸纳了大量开封城的优质劳动力。(虽然其中混了些老鼠屎进去)
面对陈昭的“不合理竞争”,开封各富商对他是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