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六月十一日,承天皇太后萧绰驾崩。
(历史上的萧绰是十二月十一日日驾崩的,小说为了使后面的冲突更加合理,便提前了六个月。)
辽圣宗,现在的大辽皇帝耶律隆绪亲政。
亲政后的第一件事,耶律隆绪就将目光投到了自己的兄长赵恒治理的、流淌着奶与蜜的国度——大宋。
(澶渊之盟规定赵恒尊萧太后为叔母,耶律隆绪称赵恒为兄,宋辽为兄弟之国。)
萧绰乃不世出的雄主,在她的励精图治下,大辽的国力可谓是一日一个台阶,蒸蒸日上。
而且在与宋朝的贸易中,大辽收获了财富,也得以一窥南国的繁华。
至于大宋...
他的好哥哥赵恒沉迷于天书封禅不可自拔。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为了讨赵恒的欢心,大宋各地争先恐后地报着“祥瑞”。
在赵恒的“励精图治”下,一个先进的封建王朝变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野生王国,全国各地不是今这儿出了麒麟瑞兽,就是那儿发现了灵芝仙草。
一夜之间大宋好像集体穿越到上古年间,那个撰写《山海经》的年代。
赵恒凭一己之力,成功完成了对大宋的“逆城市化”,还顺便将太祖太宗两朝的积蓄挥霍殆尽。
从这一点来看,赵恒无愧于大辽的“第一功臣”!
当年澶州之战中,澶州城久攻不下,萧绰敏捷地认识到大辽和大宋国力相差无几,于是便有了“澶渊之盟”,此后两国也一直和平相处。
但现在的大辽是蒸蒸日上,大宋却是有了日薄西山的架势,耶律隆绪便动了南下的心思。
澶州之战时,他可是一直待在军中的,未达成“一天下”的遗憾,说不定就到弥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