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泱泱大宋,就找不到一个人能和那耶律粘衮一战吗?”
赵恒冷冷道,语气中少有地带上怒意。
赵恒这个人并不是那么软弱,至少在大中祥符之前。
从大中祥符之后,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王八蛋,没得洗,掠百姓之财而肥一人。
但在这之前,赵恒还是有明君之相的,北宋第一个治世“咸平之治”就是在他的治理中出现的。
北宋一直被人诟病的“重文轻武”,至少在赵恒执政前期不成立。
他登基后曾多次检阅部队,辽国二十万大军打到澶州,快打到天子脚下时,赵恒问参知政事王钦若:“如何?”
王钦若,江西人:“南逃金陵!”
再问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如何?”
陈尧叟,四川人:“南逃成都。”
赵恒再问寇准:“如何?”
寇准,山西人:“议南巡者,当斩!”
如此赵恒北上!
假如赵恒真有难逃的心思,问一个人,逃,再问一个人,逃,那么他何必再去问第三个人呢?
赵恒会问寇准,这恰恰说明赵恒不想南逃!
只要朝中有一个主战的,那就打!
若寇准也有意难逃,那就一直问,问到有人主战为止!
这样一看,赵恒才是大宋朝廷中最大的“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