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回来已经有半个月了,每日老老实实地坐在枢密院里处理公文。
虽然有王钦若在,没有什么重要的公文会到他手上。
但是王钦若迎逢圣意,体贴领导,这样能讨得赵恒的欢心,但对于他的某些同僚来说这可不是一个优点。
于是乎......
今日朝会。
赵恒放的假早就放完了,陈昭也是一大早爬起来参加朝会。
遥记第一天上早朝,陈昭还有点小兴奋。
当晨光还没划破夜的宁静时,陈昭就提着个小灯笼早早地到宫城前等候。
诸位上过班的书友们都知道,当一件事情是兴趣爱好时,你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但当它成了工作时...
那就是昨日小甜甜,今日牛夫人。
像寇准十九岁进士及第、晏殊十四岁赐进士出身、陈昭十七岁便能身着绿袍参加常朝的,整个大宋都找不出几来。
上朝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有三四五十岁的年纪。
这个年纪要五更三点(大约是凌晨四点十二分)打卡上朝,官员本人至少三点就得起床。
每个月来一次两次都还好,但五天一日的早朝,这些个老年人怎么抗得住?
更别说怕在君前失仪,那些官员早上起来都是不吃或者吃点烧饼垫垫肚子。
陈昭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年轻人嘛,膀胱大、括约肌强,即使来感觉了,也忍得住。
而且待漏院旁边的小摊小贩还挺多的,卖得都是些干粮,很有商业头脑。
味道也不错,陈昭尤其享受那种大块朵颐时周围文武百官投来的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