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当日,朝廷举办了热闹的大朝会,大中祥符二年,还算太平,君臣们难得有机会放松一下。
连寇准和王钦若这对老冤家也能“心平气和”地讲上两句话。
接着就是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大宋官员的日子过得舒坦,又是五天假。
这是大中祥符三年的第一个正式的朝会。
“陛下,臣弹劾枢密使王钦若与多位道士交好,在家私藏天文卜相之书!”
监察御史齐鸣泰说道。
“台谏制度”在真宗朝时期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
大宋“文人治国”,那群士大夫们就想方设法地要去约束皇帝的权力。
而且赵恒也明白自己不是太祖、太宗那样的雄主,但也不完全是个昏君,也愿意有人来监督自己,当然,也得监督朝堂上的相公们。
就这样,大宋的监察御史们便有了可以尽情发展的土壤。
皇权特许,闻风言事!
台官和谏官上书谏言时,原则上对传闻中得到的材料,不必追究真实与否,也不必书告事人的姓名,便可据此而弹劾,而不负任何责任。
是党争时不可或缺的一把利刃。
而且台谏官的选拔十分严格。
非进士出身不选。
无地方任职经历不选。
得是京朝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