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在全国范围内上映,一经上映之后,该片取得了广泛的好评。而这部影片,也让很多人了解到了现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狙击作战——朝鲜战场上的“冷枪冷炮运动”。
据初步统计,“冷枪冷炮运动”仅仅开展不过4个月(1952年5月至8月)的时间里,志愿军的神枪手、神炮手们就以各种冷枪冷炮歼灭了超过名美军,其效果不亚于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
1951年秋冬,抗美援朝战争从敌我双方从大开大合的运动战,进入两军对垒的阵地战阶段。
志愿军将士们为了应付这种全新的战争局面,开始在山区构筑新的防御工事,最终他们建成了西起土城里,东至海岸高城,全长250余公里的防御工事。此时两军代表已经开始在板门店地区进行和谈,因此不具备开展大规模战斗的条件。
志愿军按照“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的作战原则,决定坚守现有战线,以阵地战为主,加强和巩固阵地,大量消耗敌人,争取战争的胜利结束。
对峙并不意味着和平,双方依然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争取谈判筹码。反映在战场上,就是整条战线上小规模的交火不断发生。
在双方进入阵地战僵持之后,美军为了压制志愿军的活动范围,日常对志愿军阵地展开炮火袭击。这种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对于志愿军而言,在缺少火炮和武器装备样样不如人的情况下,在阵地作战中总是不占据优势。
当时,美军每个军拥有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超过1400门,而志愿军每个军仅配备各类火炮198门。由于美军物资补给十分充足,他们甚至用五倍于正常炮击的弹药量来轰击志愿军的阵地,这让志愿军战士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士气也遭到了一定的打击。
为了避免招致敌军的火力打击,以达到尽快完成坑道工事的目的,我军指战员甚至要求战士们不准随意开枪。而这种忍让行为,让敌军的行为越发嚣张。
当时,双方阵地的平均距离在400至500米之间,最极端的时候,美军甚至把阵地修筑到了距离我军只有100多米的地方。用志愿军战士的话来形容就是:“对面美国佬的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依仗着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火力,狂傲的美军士兵,不仅在我军阵地前修建警戒阵地,还经常走出碉堡晒太阳,甚至跑到两军阵地之间的河沟里洗澡,态度极其嚣张。
如果仅仅只是做这些事情的话,其实性质也不算多严重,我军也就忍了。但是美军偏偏仗着自己的火力优势,动不动就轰炸我军阵地。敌军火炮日夜不停地轰击我方阵地,平均每天向我重点防御区域发射超过2000发炮弹。敌军的坦克更是肆无忌惮地开到前线阵地,随意射击。
肆无忌惮的美军在阵地上吃喝玩乐,无所顾忌。但是我军这边,只要战士稍微露个头,就会招致美军的一通狂轰滥炸。但是因为禁止开枪的原因,我军战士也无法反击美军。
直到有一位名叫徐世祯的战士打破了这道军规。
在志愿军与“联合国”军队对峙的黄鸡山附近,志愿军的主阵地对面是刚刚换防的英国军队,这些英军士兵每天都在阵地面前载歌载舞,有的时候甚至公然对着志愿军的阵地作出挑衅行动。
有一天,40军355团9连副连长徐世祯再也无法忍受美军的持续骚扰。他决定公然违反“不能随意开枪”的军队纪律,顺手操起阵地旁边一杆“水连珠”(志愿军对莫辛-纳甘步枪的爱称)步枪,自己一个人一条枪,浑身涂满了泥巴,悄悄的潜入了两军阵地的中间位置。
徐世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仅仅一天时间就消灭了整整7个敌人!
消息传回后方之后,全军士气大振!事后,徐世祯的这种做法反而得到了上级的鼓励,徐世祯的行为也为我军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