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经》以《周礼》为范本,以礼来规范社会各阶层。
这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阶级统治的理论基础。
比如作为人皇,寝宫形制是什么规格,吃饭用几鼎,出行几匹马拉车等等。
作为王爵,寝宫又是什么形制,用几鼎几匹马。
再往下就是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各爵位因为等级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活方方面面所享受的规格自然也不同。
确定了礼,就确定了阶层。
大家都安分守礼,人心自然也就齐了。
大商敬鬼神,虽然也有礼,但不够全面也不完善,更不是统治的理论基础。
《孝经》的意义与《礼经》差不多,都是为了维护统治。
在家孝敬父母,在朝效忠君王。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推崇以孝治国,就是这个道理。
《算经》就是数学,而且是中小学的数学内容。
内容虽然浅显,但这个时代够用。
在《算经》中,殷启引入了阿拉伯数字以及算盘,可以极高的提升计算效率,比之当下的数学不知道高明多少。
……
三本书一经面世,立马掀起了销售狂潮,百姓争相购买。
“天呐,启王殿下果然是圣贤在世,竟然写出了这三本经书。这《礼经》写的实在是太好了,人人都守礼,天下自然安宁!”
“《孝经》写得太好了,一个在家不孝的人,你能指望他效忠君王?我觉得,以后挑选官吏时,就应该首重考察‘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