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薇当即不服气:“爹,您别小看人,都没问,您怎么知道陈寒没有本事,爹,你越是这样说,我越要去帮你问问陈寒,不跟您说了,我马上上山去。”
说完傲娇地一蹦一跳的出去了。
看着女儿离开,朱标得意地一笑,“小丫头啊,伱还嫩点呢!”
朱幼薇一心想的就是给陈寒找各种各样建功的机会,这样的话,即使陈寒在后边再说些什么得罪皇爷爷的话,那看在陈寒立了这么多功劳的份上,也也没有生气的本钱了。
可她哪里知道,这就是父亲故意激她的啊。
……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朱幼薇就跟随着皇宫里边专门给崖山村运送物资的车队,回到了山上,跟凌汉讲了一下山下的情况。
凌汉一听是这么回事,当即重视起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厨房里面密谋,其实这些话完全就被陈寒给听到。
陈寒头天知道朱幼薇下山,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想听听朱幼薇有没有从山下带上来消息的想法,他就把手机放过去录音了。
没想到就听到了朱幼薇跟凌汉讲了山下灾民受了雪灾,救灾粮短时间运送不上来的事情。
要尽快想一个既能解决百姓受灾又能让买卖人参与,打开提振商业局面的办法。
陈寒把手机拿回来,听完了他们的谈话内容,就坐在房间里面琢磨。
想了大半天之后,终于有了主意。
当然这不是他能想出来的,而是后世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案例。
就比如罗斯福新政当中的一条以工代赈,其实就很容易解决。
以工代赈,就是以国家名义搞基础设施建设,把受灾的灾民或者社会闲散的失业者召集起来干活,然后给他们工钱。
一方面是给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呢,也让那些失业者有工作、有饭吃。
这不就是跟现在的灾民情况类似吗?
而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在昨天听完了自己,关于要让买卖人多参与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来的课程之后,果然有所启发。
他们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工具,将买卖人、灾民还有商业流通这些环节串联起来而已。
而以工代赈,就像是把这几件事串起来的那根线。
有了这样的打算,他悄悄地等待着凌汉过来找自己。
陈寒来到了崖山村之后,虽然说是以支教老师的身份,但他却直接就说道,三天上一次课。
凌汉他们又不知道后世是一天上好几节课,所以还以为陈寒说的是对的,甚至都没有怀疑过。
因为他们始终相信,陈寒现在还没有看穿眼前的一切,这就是在互相的欺骗对方。
陈寒假模假样的在房间里边备课,按照时间推算,也就上午十点多的样子,凌汉真的就敲了敲门进来。
“小陈老师,最近怎么样啊?”
陈寒放下了手上的东西:“还行啊,跟孩子们交流得都很好。
我教授的那些课程孩子们都感兴趣,这就不枉我被上头派过来的目的。
怎么村长,您找我又有什么事吗?”
老村长笑了一笑,然后自己走到条凳边上,拍了拍条凳,坐下来:“也没啥事,我就是忙完了村里边这点鸡毛蒜皮的事,闲得无聊,想跟你聊聊天。”
哦!陈寒也顺也不揭穿。
自己走到了桌子边上,拿起桌上那古朴的茶壶,给老村长倒了一杯温开水:“没事,村长,您要是觉得无聊了,您大可来这里找我,我也挺无聊的。
每天除了备课,就是想着怎么把孩子们给教好。
有个像您这样的智者,天天来跟我聊天,我还能解解乏。”
凌汉要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坐下来之后东拉西扯,又扯了不少的关于明朝的历史,大概在五六分钟之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他说道:“小陈老师有个事还挺麻烦的,不是明朝历史,这个事是我们村里的。
您是从外边来的,满腹的学问,应该知道怎么解决。”
陈寒笑道:“虽然我不是村干部,但您要真有什么是的话,你想跟我商量也可以,您说。”
凌汉仪是笑道:“是这样的,村里边就前段时间泥石滑坡,有石头从山坡滚落下来,得去解决。
以前村里都是直接让村里边的壮丁把石头搬走,把山上滑坡的地方加固。
但最近就是叫不动了,他们说白出力不肯,可村里又没钱,您说应该怎么办?
还有边上也有几个村子,他们也是这样的问题。”
陈寒想想就想笑,如果是在后世那不就是直接给人家工钱嘛,让人家去干活,可为什么到了他们这里,却这么麻烦呢?
或许是因为他们对于让百姓免费干活这种事司空见惯,根本就没有觉得给工钱是应该。
不过他也只能装傻,于是他问道:“边上有做买卖的吗?特别是贩卖粮食的。”
凌汉马上点头:“有,有几家。”
陈寒问:“那平常的时候,这几家愿意在灾荒年景给村里边吃不上饭的村民发粮吗?”
凌汉摇头:“哪里肯?他们就想着在灾荒年高价卖粮食。”
陈寒一想也对,以前是有很多人发这种灾难财,即使是现在也是。
于是陈寒心里面有点数了,当即说道:“我这里倒是有几样方法可以使用,是几个村子都遭了灾,对吧?”
“对对对,不仅我们村的村路上被大道被堵了,现在村民们只能走山间小路,时常有人摔伤。”凌汉找理由。
“噢!”陈寒看着凌汉这么努力的找理由,于是道:“那也简单,村里边现在是没钱的,对吧?”
“哪有钱呢?村里村民就是上山采药,下山去换点吃喝用的,哪来的余钱?”凌汉道。
陈寒说道:“那也简单嘛,有个国家的领导他是直接用了一招,叫以工代赈!”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