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看不到车内的景象,但这并不代表坦克里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击破装甲后随即开始逐渐向外扩散的金属射流,不再局限于一点,而是呈扇形放大面攻击。
这同时导致了车里坦克车组的受伤情况,其实远不止坦克装甲上被凿穿的小孔那么简单而已。
被金属射流击穿了下腹部的炮手已经捂着肚子、倒在自己的座位上,血气上涌间已经开始不停地从嘴里哇哇吐血。
上千度的金属射流蚀肉断骨,将弹道前进路线上所遇到的任何血肉骨头全部蒸发毁灭,就连焦蚀的伤口上都不留一丝的出血痕迹。
炮手尚且如此,车长更是不妙。
被自下而上、斜射而来的金属射流命中了左太阳穴的车长,此时已经倒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当场暴毙。
整个脑袋只剩带着下巴的下半部分,至于上半部分则被高速冲击而来的上千度金属射流齐刷刷削掉。
好似快刀斩乱麻般的切口平整而光滑,不见丝毫起伏突兀。
位居炮塔内最后方的装填手一样下场凄惨,只不过相对较好而已。
斜射而来的金属射流击穿了其右脚后继续向上狂飙,紧接着又在相邻的左腿上开了个窟窿。
完全失去了行走能力的黑人装填手疼得哇哇大喊、鲜血如注,和倒在座椅上已经命不久矣的炮手口中“喝喝”倒气声齐鸣。
如何对付艾布拉姆斯,这是周正之前重点研究过战术方案的课题。
结论便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步兵破甲类反坦克武器集中攻击坦克中部战斗室位置,是一个毁伤后效较高同时又殉爆风险较低的好办法,原因也很简单。
艾布拉姆斯的弹药集中存放于炮塔尾舱带防爆门的弹药架内,如非特殊情况下有必要或者车组有某些怪癖,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车内其它位置都不存放弹药。
一来是为了安全,二来是为了装填方便,不过此种情况倒也正好对应了周正的计划。
炮塔战斗室本身就是全车上下人员最密集的场所,而这里恰恰又不存放弹药,只要打击手段得当就不必担心弹药殉爆问题。
找对位置集火攻击这一区域,即可做到密集杀伤战斗室内车组成员的同时,还不会引爆弹药导致坦克殉爆,已经是相对而言最理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