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在于粮草和船只,否则,也无法调来太多的人马。”傅喀禅看着朝廷发来的行文,皱着眉头表示不满,“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太慢了。”
他和杜敏以“汉中、广元山径险峻,疏请造船略阳,速粮运”的奏折,清廷已经命陕西总督、巡抚协理供应。
甘肃徽州知州杨三辰接总督命令,为能顺利漕转徽仓之粟,正带人浚治嘉陵江险阻,监督修船运粮,“奖勤儆惰,以董其役”。
杜敏对于傅喀禅的吐槽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劝说道:“朝廷的难处,咱们也要体谅。刚平定完西南,钱粮紧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傅喀禅轻轻叹了口气,也知道杜敏说得有理,只是感到焦躁又无奈。
消灭了永历朝廷,清廷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代价。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恢复生产、稳定统治是当务之急,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何况,西南虽平定,三藩的人马却膨胀得令人瞠目。光吴三桂的人马,就达到了十万左右。
战争虽止,但吴三桂还是在向清廷伸手索要大量饷银钱粮,每年靡费俸饷几百万。
附近各省供不应求,又转征江南等省,一年需二千万两,一有不足,就“连章入告”。索要的钱粮,如有余,也不请朝廷稽核。
所谓“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云南所需粮饷尤多,以致各省挽输,困苦至极”。虽然夸张,却也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清廷财政的困窘。
所以,从顺治十七年开始,清廷中要求裁撤吴藩人马的提议便不绝于耳。
而吴三桂为了保留自己的人马,也千方百计地激叛挑衅。以“边疆未宁,兵力难减,宜如旧时”为借口,使清廷裁撤之议每每不能实施。
历史上,直到康熙五年,云贵土司基本稳定,清廷才可以着手裁撤三藩的人马。一直到康熙八年,才在表面上将吴三桂的人马控制在三万数千。
正因为财政紧张的关系,西安将军傅喀禅的奏折,才被清廷缓办。辅政大臣们认为,在湖广兴山和川北广元,战事不能兼顾。
“长围茅麓山,这穆里玛和图海也真是无能之辈。”傅喀禅余气未消,又找到了发泄的对象,“不过是弹丸之地,两三万的贼寇,以成倍的兵力,竟还不能攻破。”
杜敏苦笑了一声,说道:“朝中有人,就是不一样。且看他们需要多长时间,耗费多少粮草物资,才能将贼寇困死饿死吧!”
穆里玛的老哥是鳌拜,四大辅政之一。为了战功,偏向于穆里玛也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