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
自从定下长期围困之计后,数万清军便分汛连营,在茅麓山的各条出入要道构筑木城,挑挖堑沟,树立排桩,要切断明军同外界的所有联系。
据守茅麓山的明军对此并没有激烈的反应,似乎有着充足的粮草,有信心长期坚持。
这使得清军的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尽管工程很大,但却在一步一步地完成围困。
高崖顶,李来亨与郝摇旗并肩而立,轮流举着望远镜观察远方,听着哨探汇报情况。
“木城为敌人驻守之所,外有阔深各八尺的壕沟,沟外埋设五尺宽的排桩。木桩长五尺,围一尺,一半埋入地中,各桩之间相距约五寸,参差排列……”
郝摇旗嘿然一笑,说道:“没什么新鲜嘛,就是营寨、壕沟,再加梅花桩。”
李来亨放下望远镜,随手递给郝摇旗,对着哨探问道:“木城内能驻守多少敌人?还有各木城之间的距离,也要侦察清楚。”
“是,卑职告退。”哨探躬身施礼,领命而去。
李来亨待哨探离开,才转过目光,冷笑着说道:“清军干得热火朝天,咱们也该行动起来,做好打破敌人封锁的准备。”
虽然计划中要坚守三四个月之久,但准备反击的工作却不能等到那时。针对于清军的各个布置,明军都已经有了应对的手段。
木城是最简单的,火箭便足以烧毁。明军一直在生产制造,按照存储的材料,足够制造千枝左右。
壕沟也不难突破,可以用云梯爬下攀上。至于排桩,也很容易,在上面铺木板,便能如履平地,不必一根一根地去拔除砍断。
甚至于,可以挖掘坑道,从排桩下通过,秘密到达壕沟,使袭击更具有突然性。
这些,都是黄立和众人反复研究商议后,制定出的战术打法。
郝摇旗放下望远镜,微笑着说道:“就按原来的计划实施吧!清军以为是万无一失,在咱们看来,却是不堪一击。”
李来亨点了点头,说道:“清军并不清楚这些老招术已经不管用了,费这么大的力气,甚是可笑。”
郝摇旗有些感慨地说道:“如果不是殿下的奇思妙想,这些老招术,也够咱们头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