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万一落败,有这三营人马接应,李岳所部也不致损失太大。
派出援兵后,黄立便神情大变,独自在大帐内不时发出“我去”、“卧槽”、“我嘞了个去”的奇怪之声,让袁东宝等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吴三桂竟然死啦,安坤和刘享竟然如此生猛?!”黄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情报上写得清清楚楚,刘享和李岳是绝不会骗他的。
“这真不是个正经的剧本,大BOSS不是应该和主角相爱相杀,相伴始终,最后才被光芒万丈的主角踩在脚下,万分不甘地发表临终感言,然后再嗝屁的吗?”
“三鬼呀,三鬼,你把我的节奏都给整乱了。我瞧不起你,唾弃你,唾弃你的坟墓……”
可以说,吴三鬼的死亡,固然带给黄立巨大的惊喜,也打乱了他之前所设想好的种种方案。
要知道,虽然黄立不能未卜先知。但与吴三桂对战时,根据历史知识的记忆,吴三桂的思维和行动,还是有迹可循,能够加以利用的。
可现在,仿佛一块石头掉在棋盘上,棋子棋势全乱了。
“好吧,这肯定是好事儿,除掉了一个大敌。而且,死了比活捉更好,省得费脑筋如何处置?杀了吧,有些可惜;不杀吧,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黄立好半天才冷静下来,坐在椅中,重新推演整个形势接下来的变化。
“乱了就乱了,大乱也不怕。咱重新捋一捋,得出最好的行动方案。倒也不是凭空瞎想,可以参见三藩之乱时吴三桂翘辫子后吴军的改变。”
“没有了吴三桂坐镇,那些骄兵悍将谁也不服谁,没有能压得住场子的人物。继承人?吴应熊那个软蛋嘛,就是清廷派他回来,也没那个威望。”
“嗯,现在的吴军,可能会更乱一些。有功勋派,象张国柱、王屏藩等将;有亲眷派,如夏国相、胡国柱等人;还有新降附的大西军,以及清廷所派的将领……”
黄立想着想着,突然发现云南的吴军,好象没想象中那么强大了。
只是干死了领军人物,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和改变吗,他有点不太相信。
拿起纸笔,又重新计算了下吴军的兵力,黄立终于确信,这个结论是比较正确的。
“新降附的原大西军的人马,未必会死心卖命;清廷所派的将领,如赵良栋等,也会离心离德;吴三桂的藩下人马,到底会效忠谁,是功勋派,还是亲眷派?”
“吴三桂征剿水西带了十镇近三万人马,几乎是丧失殆尽了。如果趁热打铁,再把贵州提督李本深给收拾了,就又消灭了三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