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的战略设想已经成形,即便是没有触发引信的弹药,明军水师也有一战之力,只是把握不是那么大而已。
“青铜十斤炮的制造在两三个月内,也足以装备部队,还有抬枪。暂停进攻,也是在积蓄力量,以备更强更猛的出击。”
给予黄立信心的,还是重庆兵工厂在冶炼技术上的突破和进步。
那边已经送来书信,使用焦碳作燃料和坩埚工具,以及空气管道预热技术,已经炼出了相当不错的钢材。
尽管炼出钢材的品质上,还有些不稳定,但这不过是经验的积累。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达到黄立的要求。
高碳钢可以作模具,可以做钻头,可以做切割工具;弹性钢可以做弹簧,或是用钢片,进行燧发枪的改造。
黄立希望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突破技术难关,固定生产工艺,完善基本流程。这样,以后就不需要他再管,工匠们按部就搬地生产制造就行了。
李来亨并不清楚殿下的所思所想,但殿下在他心中,已经是神机妙算、谋略深远。
所以,该建议就建议,该执行就执行。哪怕暂时不理解,日后也会明白,还是殿下更高明。
黄立与李来亨商议片刻,便送走了李来亨,又召见了方光琛。
吴部官将,武将以夏国相、胡国柱、王屏藩等人为首,文的,方光琛排在第一,连刘玄初当时也名声不显。
不过,黄立准备把方光琛安排在云南,就是给个巡抚也成,好好管理政务。刘玄初则要带在身边,出谋画策。
看重刘玄初,不仅是因为历史上的战略眼光。还有这些封赏的建议,也是出于他手。对于吴部官将的了解,黄立留在身边咨询,也能更好地控制。
“方光琛虽然学问不错,但相较于刘玄初,还是格局太小了。可能是因为见识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旧读书人的观念。”
黄立轻抚着额头,感觉有些用脑过度,可惜宠辱不惊和道兰绝品不在。
嗯,五华宫还留了些丫环侍女,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得过眼的。
“可惜,想看看陈圆圆到底是何绝色,却不是那么合适。她有没有个女儿叫阿珂,韦爵爷七个老婆中,长得最漂亮的那个……”
直到侍卫来通报,黄立才收起纷乱的思绪,命方光琛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