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京城时,吴应熊已经被押送出京,前往夷陵,准备与明军交换人头和人质。
“伪太子真是好心机,好算计。”鳌拜等人对此也只是暗自佩服,更把伪太子看成了心腹大患。
能把一个死的吴三桂利用到极致,逼迫朝廷明发谕旨定性反叛,以致吴部官将降附,云南失陷,实在是太厉害,太深悉人心了。
“这是无解的计谋,为了稳定人心,朝廷必须那样做。否则,伪太子还会利用吴三桂的名头,制造更大的混乱。”
鳌拜把情报扔到了一旁,已经不关心这事儿了。
既然吴三桂已死,吴应熊就更没价值,更不用派人追回了。
三藩之乱时,清廷之所以要杀吴应熊,就是要给吴三桂造成心理上的巨大打击,并表示出势不两立的姿态。事实上,目的也确实达到了。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然也就没有必须要杀吴应熊的理由。
鳌拜和苏克萨哈是最闹心的,完全被童谣,或者称为谶语所困扰,冥思苦想着是真是假,自己又是如何招致那么凄惨的下场的。
如果说是假的,但第一句话已经应验。
况且,索尼家里出了皇后,意味着皇家已经开始忌惮某人,才要拉拢索尼。
“太皇太后这是在为皇上亲政做准备呢!”鳌拜的党羽班布尔善向来自诩足智多谋,分析也确实很精僻。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本公也是这般想。再过三年,皇上十四岁,仿世祖例,便可亲政。”
停顿了一下,他又皱起眉头,说道:“外面流传的歌谣,令人忧心。”
篡逆的罪名,只能是臣子对皇上。要定这个罪名,也只有皇上。
也就是说,鳌拜将被皇上除掉,囚而死也是死,与砍头何异?可能还要更受折磨。
班布尔善也对此惊疑不定,他可以肯定,歌谣在前,索尼孙女被选为皇后是后面才发生的事情。
“鳌公,这只有一个解释,歌谣或为皇家所传,或为索尼。”班布尔善缓缓说道:“选谁为皇后,皇家说了算;如果与索尼暗中商议过,索尼自然也知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