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把一切都打乱了,包括黄立想搞科研的进程。大军已经整编准备完毕,又到了他要率军出征的时候了。
天气很好,晴朗无云,雨季已近结束,温度湿度令人感到舒惬。
“山河奄有中华日,日月重开大明天!誓师东征,解民倒悬。”
黄立朗朗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彰显着他的强大信心。
“千岁,千岁,千千岁!”文官武将皆拜伏于地,心旌震荡。
黄立挥了挥手,洪元其上前打开檄文,大声念道:“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
“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
“本王奉天倡义,代罪吊民。正朔难偏,仅存一线。兹者亲统大师,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
“尔伪署文武将吏,皆系大明赤子,谁非中国绅衿。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天经地义,华夷之辨甚明;木本水源,忠孝之良自在。”
“……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或先机革面,或临敌改图。”
“以全省全部来归者,不吝分茅裂土;以一邑一镇来归者,定与度地纪勋。或率兵而至,则论其众寡而照数授职;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材超擢。”
“若蒙古、女真,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共在天地覆载之内,亦有同仇,无怀二心,视之一体。不但休屠归汉,且如回纥扶唐,烈光叶护矣。”
“本王仁义素著,赏罚久明。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
“一身祸福,介在毫芒;千古勋名,争之顷刻。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这既是檄文,也是宣战书,更是广发天下的晓谕公告,更代表着黄立与清廷势不两立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恩威并施,文字如刀,听起来铿锵有力,身上的血都在沸腾,真上头啊!
这檄文够劲,如洪钟大吕,将传遍华夏,号召所有汉人奋起而战,为复明,为衣冠,为恢复中华,流血牺牲在所不惜。
不光黄立听起来有点上头,下面的官将也精神抖擞、激动兴奋。随着监国殿下东征两广,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努力表现的时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