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不断报告上来,赖塔起初面无表情,但越往后越绷不住,脸上的肉在抽动,坚定而绝决的眼神也在变化。
喀尔他喇是他所熟悉的,十分勇猛,可却葬身于此,可能只是一颗廉价的铅弹。
赖塔瞭望着战况,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还能不断地增兵,但限于壕沟障碍,并不能形成进攻的密集性。
器械已经耐不住太多的人踩,损坏很多,这使得能够冲上去的兵力难挡敌人的射击密度。
这样就形同送死,完全起不到作用。少数冲上去的,也会淹没于对手绝对优势兵力的杀戮中。
造更多的器械,拓展更宽大的冲过壕沟的交通面,保证冲入敌人阵地的兵力数量,才有可能击溃敌人,突破阻击。
听到收兵撤退的信号,清兵们如蒙大赦,挤撞着通过壕沟上的云梯,很多都摔进壕沟,好半晌才爬出来。
背后的火枪还在轰鸣,惨叫哀嚎不绝于耳,又有不少清兵倒毙于地。
侥幸逃回去的清兵,个个面带恐惧,惊魂未定的狼狈模样。也不知是累的冻的,还是吓的,竟有人目光呆滞,身体颤抖。
赖塔心中悲叹,下令轮流休息,轮流劳作,打造更多的器械。云梯已经不太适用,直接砍伐儿臂粗细的树木,搭在壕沟上,铺成较为结实的木桥。
同时,派人打探,是否有小路能够绕过这里。哪怕是难行一些,也比用尸山血海突破阻击更好。
战场上枪炮声停息下来,入目都是凄惨的景象。清兵的尸体随处可见,还不时传来垂死清兵的痛苦呻吟和哀嚎。
壕沟内的清兵尸体,厚厚地堆积,或仰或趴,僵硬地保持着死前的形状。
眼见清兵退了下去,老兵们带着几百义勇翻过胸墙和壕沟,开始打扫战场。
兵器能武装义勇,盔甲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防护。而且,这还是一次练胆的好机会。只有适应了血腥,才算是合格的士兵。
老兵们也在观察着义勇们的反应,只有最勇敢的,才会被挑出来,进入阵地,成为长枪兵中的一员。
“敌人损失惨重,如果再有一场类似的战斗,完全可以放过来,用骑兵收拾他们。”王辅臣心中盘算着,望着远处燃起的堆堆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