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荡漾,反射着夕阳的光芒,令人有些目眩。一阵冷风吹过,仿佛黄昏将至所发出的叹息。
郑经望着大陆的方向,久久未动。冯锡范等人侍立身后,也不敢多言。
“朝廷——实力如此雄厚,令人惊叹啊!”郑经终于转过头来,扫视着众人,缓缓说道:“江南光复已成定局,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明军在高歌猛进,光复国土的速度令郑经感到震惊。随着消息的传开,郑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的台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属于瘴疠不毛的海外荒僻之地。郑军将士在台湾也确实因为水土不服,死了很多人。
金厦失守,陆上基地丧失殆尽,郑经最终放弃陆地争夺,专心经营台湾,也是担心郑军官兵有故土之思,而叛降满清。
台湾“无陆路可通,又乏舟楫可渡”,即便官兵思念故土,有降清之心,想要渡海而回,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但当明军光复江南几乎没有疑问的时候,郑军将士们回归故土的心思,又再次旺盛起来,且很难强行压制下去。
你延平郡王平常不也是自称明臣,口口声声要反清复明嘛?怎么着,现在大明已经要兴复了,你又要变了嘴脸,反叛明朝不成?
何况,朝廷已经许了金厦之地,许了你建府福州,还能保留舰队,你还贪心不足,阻碍我们回归故土?
黄立可不仅仅是给了郑经比较优厚的条件,对于郑家官兵也同样视为坚定抗清的老资历,享受着与明军将士同等的待遇。
退役耕种者,发放一笔退伍金,并尽量在闽地安置。如果实在没有田地可分,便安置在邻近省。
黄立已经准备对江南士绅地主展开一次严打,或者说是清算更为贴切。那些家中有出仕满清的,没有立功表现的,抄家流放不含糊。
必须得这么干,一是警诫后人,紧守民族大义,勿当汉奸;其次,则是缺钱缺地,难以安置大批的退役官兵。
而琼州、台湾,以及马上要去占领的湄公河三角洲,在普通人眼中,都属于瘴疠荒僻之地。如果没有极大的优惠,缺乏吸引力。
所以,需要大批的流放罪犯,去移民开发这些地方。不光是汉奸,还有罪犯,哪怕是地痞流氓,也将是移民的一员。
光复大明,既是对外战争,也是一次内部的荡涤,黄立需要尽快地稳定地方秩序,严刑竣法便是他的有利武器。
面对郑经的问话,众人面面相觑,露出为难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