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外面玩什么微服私访,在街头品尝美味小吃,显然已经不合适。特别在祭陵登基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就更不好私自外出。
在宫里招待一下,也正式地提出结亲的意愿,把事情确定下来。
或者,李云容愿意的话,可以直接留在宫里,以宫女的名义。等到登基之后再册封妃位,也是符合流程的操作。
皇后的位置暂时留着,或新立,或由妃子晋封,只看具体的情况,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压抑住骚动兴奋的心情,黄立喝着茶水歇息了片刻,待情绪稳定下来,又拿起书来阅读。
知识才是力量,黄立知道,自己就算不能成为宗师大儒,但多读书也有益无害的,也更能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行为。
有些政治架构、治政模式,以及政策法律,不能太过突兀,要尽量切合当时的实际,才能被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推行。
黄立正在看的,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其中的一些主张,让黄立也是眼前一亮,颇有感悟。
“有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丞相始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在舆为下”。
“天子之子不皆贤,幸赖宰相传贤而不传子,足相补救。罢丞相后,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在黄宗羲看来,古代的丞相和天子开始是平等的,后来多少还保持着主客关系。但废除丞相后,便再无人能与天子匹敌。
这样的后果便是天子高高在上,奴视臣僚,也更加专断独行,为所欲为。
而且,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的规定,天子传位的原则是立嫡立长立贤,贤却是放在了最后的位置。
这就难免出现昏庸,甚至是白痴的帝王,比如历史上名头最响的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如果丞相不废除,且是贤能的丞相,还可以多少补救一下。可没有了丞相,一君昏而误国害民,就难以避免。
明朝废除了宰相,又设立了内阁大学士,但事权很轻,不能与宰相相提并论,无法制约皇帝。
甚至于,当皇帝不能或不愿处理政事时,就要依靠宫奴,便会出现明代为害至深的宦官专权。
“设立宰相,设政事堂,细分各房,分管天下庶务。”黄立放下书,陷入了沉思,“这好象是责任内阁制,限制过分膨胀的君权。”